新规一出,台积电张忠谋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东方大国海关新规直接改变了芯片的原产地。以前都是按照设计公司来认定的,现在改为流片地,这就导致在美国自己造的芯片也被视为美国货了,那就需要交125%的关税了。 咱们先看看台积电的"美国梦"是怎么碎的。2020年,在美国政府连哄带吓下,台积电咬着牙在亚利桑那州砸了650亿美元建两座工厂。结果从破土动工就没消停过:2024年5月,工厂突发爆炸,消防队员从废墟里抬出了遇难的卡车司机;2025年初好不容易量产4纳米芯片,成本却比台湾本土高了整整30%。 这还不算,美国工人的工资是台湾的四倍,工会三天两头闹罢工,电力供应三天两头出故障。张忠谋私下里直摇头:"美国工厂就是个吞金兽,烧钱比印钞还快。" 现在关税一加,台积电更是雪上加霜。按照新规,一片在美国流片的芯片,从设计到封装再到中国市场,成本直接翻番。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原本能赚100美元的芯片,现在利润被腰斩到50美元。 更要命的是,美国客户占台积电营收的六成以上,可中国市场才是最大的消费地。要是坚持在美国生产,就得眼睁睁看着订单被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抢走;要是把产能撤回台湾,又怕得罪美国政府,两头都不讨好。 这还只是台积电的麻烦,整个美国半导体产业都被拖下了水。过去美国芯片企业玩的是"曲线救国":设计在美国,流片在台湾,封装在东南亚,最后贴着"亚洲制造"的标签卖到中国。现在这套把戏彻底玩不转了。德州仪器的模拟芯片、英特尔的CPU、美光的存储芯片,只要在美国流片,统统得交125%的关税。有芯片渠道商叫苦不迭:"现在没人敢报价,美国货卖得比黄金还贵,客户都转向国产芯片了。" 最尴尬的还是美国政府。为了搞"芯片回流",他们又是补贴又是立法,结果台积电的美国工厂连个水花也没溅起来。2022年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520亿美元补贴只发出去不到30%。英特尔的俄亥俄州工厂建了三年还在打地基,三星的得克萨斯州工厂更是停工半年。 现在中国新规一出,美国芯片企业彻底慌了:继续在美国生产,成本高得离谱;转移到其他国家,又怕技术泄露。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急得直跺脚:"这简直是给美国半导体产业判了死刑!" 这场关税风暴背后,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中国用原产地规则这个"软刀子",轻轻一划就割断了美国的供应链命脉。过去美国靠设计和市场霸权吃遍天下,现在制造环节被卡住脖子,连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都得看中国脸色。更绝的是,新规逼着跨国企业做选择题:要么在中国流片保住市场,要么在美国流片失去中国。台积电要是敢把2纳米工厂建到美国,以后就别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这场博弈的结果已经初现端倪。中国模拟芯片企业迎来春天,华虹半导体的订单量暴涨300%,中芯国际的28纳米芯片产能利用率达到100%。而美国芯片厂商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缩水,德州仪器的股价一个月内暴跌25%。最惨的是台积电,股价连续三天跌停,市值蒸发了3000亿新台币。张忠谋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半导体产业的霸权正在发生转移。中国用规则重构了全球供应链,美国的技术优势正在被制造能力稀释。未来,随着中芯国际N+3工艺的突破、华为麒麟芯片的崛起,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张忠谋的慌乱,只是这场大变局的一个缩影。当美国还在纠结于关税和制裁时,中国已经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埋下了胜负手。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嘿,中美芯片大战,日本竟惊爆大秘密!美国拿尖端芯片死咬中国,中国却凭成熟芯片搅乱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