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眼前的场景令她惊愕不已,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海某殡仪馆的角落里,一个写着“陆小曼”三字的骨灰盒静静躺着,灰尘厚重得几乎要将那三个字掩埋,从1965年起,这个骨灰盒在此驻留了二十余载,直到1988年,才由一位远房侄子在苏州东山为其立下衣冠冢,青石碑上仅刻“先姑母陆小曼”六字,连张照片都未曾镶嵌。 这座衣冠冢下掩埋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生,陆小曼的婚姻轨迹,宛如一部世俗眼中的传奇,她的第一段婚姻对象是留美将领王赓,门当户对,表面完美,然而这个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青年才俊忙于军务,冷落了这株渴求温暖的娇花,陆小曼独自流连风月场所,直到遇见了注定改变她命运的徐志摩。 为了与徐志摩结合,她果断终结了与王赓的婚姻,然而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在1931年戛然而止,徐志摩乘坐廉价航班失事,留下无尽伤痛与争议,其后的三十年,她与徐志摩的好友翁瑞午同居,却始终未领结婚证书,她的骄傲或执念,令她坚持要以徐志摩遗孀的身份度过余生。 在这三重关系中,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情感尤为复杂,即便相处短暂,她将这段感情视作毕生追求,病重时还念念不忘与徐志摩合葬,即便明知徐家不会答应,对于照顾她三十年的翁瑞午,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翁瑞午变卖祖产供她挥霍,却在他临终咳血时不愿靠近,至于翁瑞午的女儿翁香光,这段强加的继母关系更显尴尬。 人生际遇的转折,将这位名动京沪的交际花推向深渊,从众人艳羡的名媛,到无法自拔的瘾君子;从挥金如土的阔太,到靠友人接济度日;从才华横溢的才女,到瘦骨嶙峋的病人,这三重身份的转变,无不令人唏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陆小曼躺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床上,身上的棉袄烂得棉絮四处飞溅,牙床萎缩发黑,脸上满是未擦净的药膏,那个曾经穿着香云纱旗袍、举手投足间风情万种的绝代佳人,早已被岁月冲刷得面目全非。 回到那个终将尘封的骨灰盒,它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陆小曼临终前的遗愿是与徐志摩合葬,然而徐家长子斩钉截铁的回应是“不配”,生前虚荣到了极致,死后却连个安身之处都难求,讽刺的是,那个被她视作一生挚爱的徐志摩,墓碑上镌刻着《再别康桥》的诗句,每逢清明便有无数慕名者前来凭吊。 信息来源:《陆小曼晚年生活揭秘:名媛凋零背后的悲凉真相》,《新民晚报》,2018年5月12日。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