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追杀,躲到太上皇李旦的宫殿,李旦对李隆基说:"你就看在我的面上,放了姑姑吧。"哪料,李隆基回道:"不行!我不能放了这叛逆之人!"李旦满心期许地望向李隆基,眼神里是为人父的恳切与无奈,他想着,自己出面求情,李隆基总会给几分薄面,毕竟太平公主是他的亲姑姑,血浓于水,往日多少也有些情分在。谁能想到,李隆基的回应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 血色月光透过窗棂割裂了太极宫的地砖。四更天的梆子声里,四十二岁的太平公主攥紧了父亲李旦的衣袍,金丝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个曾与武则天并称"二圣"的女人,此刻蜷缩在龙榻角落,像只被拔了利爪的雪豹。李隆基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剑尖在地面拖出火星——三日前刚血洗太平公主府的他,竟追到了太上皇寝宫。 "你逼我杀亲!"李旦突然暴喝,玉冠上的垂旒激烈晃动。他太清楚这场景的讽刺:二十五年前,自己也是这样躲在母亲武则天的紫宸殿,看着兄长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当年瑟瑟发抖的皇子,如今成了被儿子逼宫的太上皇。龙涎香混着血腥气在殿内翻涌,太平公主突然低笑起来:"三郎好手段,倒比当年姑母教你的更狠绝。" 刀光剑影背后藏着段鲜为人知的秘辛。景云元年那场马球赛,李隆基为救坠马的太平公主,左臂落下三寸长的疤。看台上李旦含泪抚着儿子伤口时,十七岁的李隆基却说:"姑母的命比我的金贵。"谁能料到十年后,姑侄情分竟要用同一把剑来了断?史书工笔写不尽的是,先天政变前夜,太平公主给李隆基送过一匣江南枇杷——他儿时最爱,果蒂上还凝着晨露。 权力游戏的残酷在于,棋盘永远比棋子先腐朽。李旦颤抖的手终于松开女儿衣角,他读懂了儿子眼中嗜血的决绝:放过太平,明日横尸街头的就是李唐皇室。更漏声里,六十三岁的太上皇蹒跚着走向屏风后的密室,留下句"莫伤她面容"。当禁军的脚步声震落梁上积灰时,太平公主突然端正了发髻,从袖中掏出面西洋镜——这是武则天驾崩那夜,传给她的唯一遗物。 这场被《资治通鉴》压缩成"赐死于家"四个字的死亡,实际持续了七个时辰。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血泊中的铜镜映出诡异画面:李隆基在殿外呕吐不止,三十名参与政变的羽林郎接连暴毙,而停灵处传来守夜宦官见鬼的惨叫。直到十年后李旦病逝,寝宫梁柱仍不时渗出暗红水渍,太史局记载为"每至先天政变日,梁上有妇人数钱声"。 历史总爱给胜利者蒙上金粉,却忘了掀开华袍下的脓疮。我们歌颂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可曾想过那盛世奠基的玄武门前,躺着多少至亲的亡魂?李隆基不是天生的冷血君王,是波谲云诡的武周遗毒,把他逼成了孤家寡人。当他在骊山华清池拥着杨玉环时,可会梦见姑母镜中那双淬毒的眼?权力这剂春药,终究让整个盛唐在安史之乱中现出原形——不过是用美人醉眼,遮住骷髅罢了。 这段被胭脂与鲜血浸透的宫闱秘史,是否让你对"最是无情帝王家"有了新解?如果太平公主当年赢了政变,大唐会走向何方?点赞破万,下期揭秘武则天留下的死亡预言如何应验在天宝年间。#大唐公主# #唐高宗公主# #唐朝公主# #唐睿宗李旦# #太平将军#
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追杀,躲到太上皇李旦的宫殿,李旦对李隆基说:"你就看在我的面上,
薄荷猫少女
2025-04-16 10:57: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