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怀仙获封到被李存勖兼并,回顾卢龙镇的一百五十年兴衰史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

林硕言 2025-04-16 11:05:18

从李怀仙获封到被李存勖兼并,回顾卢龙镇的一百五十年兴衰史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朝廷为了笼络河北降将,册封张忠志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就此开启藩镇割据局面,由于这三镇皆在唐朝的河北道,故被称为河北三镇,或称河朔三镇。三镇之中,以卢龙镇实力最强,同时也尤以卢龙镇最为混乱。

卢龙镇源自于李怀仙,李怀仙被杀后朱氏夺权 卢龙镇也称幽州节度使,该割据势力起源于李怀仙。李怀仙乃是胡人出身,后来加入了安禄山的叛军,后被史朝义任命为幽州节度使。广德元年(763年),在叛军势力瓦解的情况下,李怀仙杀死史朝义归附朝廷,后经仆固怀恩推荐,被唐代宗任命为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大历三年(768年)六月,李怀仙被部下兵马使朱希彩、经略副使朱泚、朱泚之弟朱滔等人联手杀死,后朱希彩自立为“留后”,朝廷有意收回割据权力,派遣宰相王缙担任幽州节度使,但朱希彩却掌握实权将其架空,王缙被迫返回朝廷。同年十一月,朝廷被迫承认朱希彩为幽州节度使。 朱希彩理政苛刻,又极为残暴,部将难以忍受。于是,朱希彩在位仅四年,便于大历七年(772年)被部将杀死,将领们于是又拥立其弟经略副使朱泚为留后,朝廷由于鞭长莫及,只好照例封朱泚为幽州节度使。

大历八年(773年),吐蕃大举进攻灵武、宜禄、盐仓、百城等地,同年八月,朱泚派弟弟朱滔率领五千精骑增援泾州,为唐朝抵御吐蕃进攻做出了贡献。自“安史之乱”以来,幽州军队便很少为朝廷所用,唐代宗对于朱泚的大义之举极为赞赏,甚至亲自书写诏书嘉奖。 次年,战事结束,朱滔返回幽州后,对兄长朱泚说道,“如今天下藩镇还没有主动去朝见皇帝的,你若是率先朝见,定可以得到皇帝信任,子孙就可安享富贵了”。朱泚认为弟弟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上表请求入朝,唐代宗大喜,命人修建住宅等待朱泚。

大历九年(774年)九月,朱泚抵达长安,朱滔却趁机统摄幽州事务,并着手削除朱泚的影响力。朱泚这才意识到被兄弟出卖,丢掉兵权的他只能自请留在京师,唐代宗无奈,只得任命朱滔为卢龙节度留后,另命朱泚统辖汴宋、淄青的边防军队。 六十年间政局动荡不断,节度使人选频繁更换 朱滔统领卢龙镇后,先后奉朝廷之命参与了征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和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之战,因功于建中二年(781年)正式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不过,由于没有得到深州,索取恒定七州赋税被拒,于是联手魏博节度使田悦等人意图谋反。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朱泚被拥立为帝,遥封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不久又进号皇太弟。兵变被平定后,朱泚被杀,朱滔也被王武俊打的几乎溃不成军,只好向朝廷上表请罪,得到朝廷宽恕。 贞元元年(785年),朱滔在沮丧中一病不起,由于膝下无子,临终前将所有政事都交给了表兄刘怦。于是,朱滔去世之后,将士们拥立刘怦为节度使。同年九月,刘怦因病去世,朝廷册立其子刘济为节度使。

刘济在位期间,对朝廷极为恭顺,不仅进贡不断,而且还奉唐宪宗之命出兵讨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因功拜兼中书令。刘济镇守卢龙二十余年,深得军心但却诸子不和,元和五年(810年)时刘济患病,其次子刘总杀死刘济和长兄刘绲后夺取大权。 长庆元年(821年),朝廷平定淮西之乱,心怀不安的刘总上书自请献地,弃官为僧。唐穆宗于是任命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张弘靖认为“安史之乱”出自幽州,于是尽革其俗,并发安禄山之墓、毁其棺柩,此举引发了幽州将士们的极大不满,于是将其囚禁,拥立朱克融,朝廷最终只能被迫承认。

宝历二年(826年)五月,幽州军队哗变,杀死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龄,另立其子朱延嗣为卢龙节度使,但朱延嗣为人凶暴,不恤将士,结果很快又被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所杀。 李载义乃是李承乾之后,也算是宗室出身,因此其掌权后便释放了张弘靖,对朝廷也算恭顺,自愿出兵助朝廷讨伐自立为横海节度使的李同捷,并先后击败了奚族和契丹对幽州的进攻。 大和五年(831年)正月,朝廷赐给李载义德政碑文,结果李载义后院起火,兵马使杨志诚作乱驱逐了李载义,唐文宗在牛僧孺的建议下承认了杨志成接管卢龙镇。

杨志成夺权后踌躇满志,不仅骄奢淫逸,更是密制天子衮冕打算谋反,结果引发众怒,最终被将士们驱逐,另推部将史元忠主持军务。会昌元年(841)九月,幽州再度发生兵变,陈行泰发动兵变,杀死了史元忠自立,不过众心不服,朝廷也没有承认他的地位。果然,仅仅一个月之后,史元忠便被牙将张绛诛杀。 张绛发动兵变后,最初请求雄武军使张仲武主持军务,但随后又改变主意,上书自请为节度使,张仲武怒而起兵进攻幽州,并派长史吴仲舒争取朝廷支持,朝廷经过权衡后,最终任命张仲武为卢龙军兵马留后,于是张仲武诛杀张绛,并于会昌二年(842)正月就任卢龙节度使。

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去世,其子张直方即位,但旋即便因虐待士兵而被周綝所取代。次年,周綝又死,将士们便又拥立张允伸。咸通十三年(872年),张允伸去世,平州刺史张公素驱逐其子张简会自立。 先败李克用后败朱温,最终被李存勖兼并 张公素担任节度使后,为人残暴且粗鲁,常以眼白示人,故被称作“白眼相公”。乾符二年(875年),其部下回鹘将领李茂勋反叛,袭杀纳降军使陈贡言,夺其军权后进军幽州,张公素兵败逃往长安,李茂勋遂自立为节度使。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李茂勋因病上书致仕,并上表儿子李可举为节度留后。后来,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李可举联手吐谷浑都督赫连铎,合击叛唐的沙陀酋长李国昌,李国昌兵败后与其子李克用投奔鞑靼。 光启元年(885年),李可举因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暗通晋王李克用,深为忧虑,便与成德节度使王镕结盟,准备夺取义武军。同年,李可举派李全忠率军六万攻打易州,李全忠兵败担心被问罪,遂集结残兵反攻幽州,李可举猝不及防无力反抗,全族登楼自焚而死,李全忠自任节度使。

光启二年(886),李全忠去世,其子李匡威即位。大顺元年(890年),李克用进攻赫连铎,李匡威出兵击退李克用,次年李克用又进攻王镕,李匡威再度出兵救援。 不过,就在李匡威积极抵御李克用之时,其弟李匡筹因兄长曾酒后奸淫自己妻子而怀恨在心,占据幽州自称卢龙留后,并出兵击败李匡威。 乾宁元年(894年),李匡筹正式被加封为卢龙节度使,同年李克用派刘仁恭进攻幽州,但被李匡筹击败。次年,李克用大举进攻李匡筹,先破武州,后迫降新州,又进攻妫州,李匡筹兵败逃往沧州,结果又被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偷袭,李匡筹最终兵败被杀。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攻破幽州后,任命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占据幽州后,却就此脱离李克用。乾宁四年(897年),李克用进攻幽州,结果遭遇大败。次年,刘仁恭又击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吞并其辖区,并由此升起兼并河朔的野心。 然而,刘仁恭在南征时,却大败于朱温和魏博罗绍威的联军。此后,朱温随着势力的扩张,于天祐三年(906年)大举进攻卢龙,李克用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不计前嫌前往救援。次年,刘仁恭被次子刘守光囚禁,后来刘守光又击败兄长刘守文兼并义昌镇,并于后梁开平五年(911年)自立为帝。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大举进攻幽州,杀死刘仁恭、刘守光,吞并卢龙镇。于是,从广德元年(763年)李怀仙被册封为卢龙节度使,到被河东李存勖兼并,卢龙镇共割据存续了一百五十一年。

0 阅读:52
林硕言

林硕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