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年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的协议。
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面临高通货膨胀、高利率、高财政赤字和高贸易赤字问题。美元持续走强,对当时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升值约50%,美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快速扩大。而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出口强劲,积累了巨额顺差。美国试图通过倒逼主要贸易伙伴调整政策,来解决自身经济问题。
内容:
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五国同意在外汇市场上联合抛售美元,买入其他货币,促使美元汇率逐步下降。
调整汇率政策:要求各国调整汇率政策,日本和德国等需采取措施推动本国货币升值。
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美国承诺削减财政赤字、改善经济结构以减少贸易逆差,日本和德国等承诺扩大内需、增加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
影响:
协议签订后,美元大幅贬值,日元和德国马克等货币大幅升值。对于美国来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贸易逆差和增加了出口竞争力,但也导致美元资产大量流出和资本市场动荡。对日本而言,日元升值使出口受冲击,刺激了内需和投资热潮,引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化,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和萧条。德国通过加强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应对了外部冲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