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抱病,朱元璋问刘伯温谁可为相?刘伯温的话让朱元璋脸红!

虫子天下 2025-04-16 17:44:16

把元顺帝远远的赶走之后,天下虽然还没有完全归于朱元璋,但是那些小股的力量,在朱元璋看来,已经不足为虑。那么接下来,朱元璋就该考虑,按照大家在夺取天下的过程当中,建功立业的程度予以封赏了。 在封赏群臣之后,朱元璋一高兴,就开始设宴款待自己的手下。但是,有一个地位举足轻重的人,却没有出席,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丞相李善长。 在小说《英烈传》当中,李善长没有出席的原因,被描写成抱病在家,不能出席。但是,从后来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的对话,咱们不难看出,其实此时,朱元璋已经有了换相之心。也就是说,正好趁着李善长抱病的当口,朱元璋想把丞相换成自己喜欢的人。 对此,在书中第七十二回《高丽国进表颁扬》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太祖国命刘基侍坐本席,附耳问道:“朕向欲易相,……谁人可以代之?……杨宪可为相么?”刘基应声说:“宪有相才,无相量。……”又问:“汪广洋、胡惟庸二人若何?”刘基摇着头说:“广洋懦不任事,且量小又偏浅;胡惟庸小犊也,此人一用,必败辕破犁。”太祖听了言语,红着圣颜说:“朕之相,当无如先生。”刘基即离席叩首,说:“臣福薄德浅,且多病惫。况性最刚狠,疾恶太深,又才短不堪烦剧,胡能当此?”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有一句话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朕向欲易相”。这句话,是朱元璋说给刘伯温听的,那么就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李善长已经不再讨朱元璋欢心,朱元璋用起来不顺手,早就想换掉了。第二层意思,是想告诉刘伯温,当初拒绝为相,现在还可以再考虑一下。 可是,刘伯温却把朱元璋提出的这几个人选,批的是体无完肤,尤其是对胡惟庸的批判,更是一针见血,说胡惟庸一旦被任命为丞相,“必败辕破犁”。 如此一来,朱元璋这张皇帝的脸,真的就没地方放了,所谓“红着圣颜”,放在今天来理解,就是闹了个大红脸!脸红了,说明朱元璋的小心思,被刘伯温猜测到了,于是,朱元璋不得不红着脸质问刘伯温,“朕之相,当无如先生。” 一个皇帝,能对一个臣下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这个臣下,离死期也就不远了。好在,刘伯温能随机应变,在说明自己无能不能当丞相之后,立即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给朱元璋处罚自己的时机和理由。 总体上来说,这是刘伯温第二次拒绝朱元璋的封赏了,那么,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吗?

0 阅读:16
虫子天下

虫子天下

虫子阅读,发现不一样的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