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7年,李隆基下令斩杀当了22年太子李瑛和俩弟弟。临刑前,他问儿子们:“服不服?”李瑛斩钉截铁地说:“我等从无谋反之心,怎能屈服?”说完,只见寒光一闪,三兄弟瞬间倒在血泊中。25年后,侄子唐代宗重审此案,叹息:“皇叔们没错。”
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李隆基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可他干的这事儿,实在让人有点想不通。当了22年的太子,这说明李瑛一直被看好,可最后却落得个被杀的下场。而且,他和两个弟弟还被问“服不服”,这问题本身就有点荒唐。要是他们真有谋反之心,还会在这时候说“不服”吗?李瑛的回答也挺让人佩服,他直接说“从无谋反之心”,这说明他到死都还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从这个事儿来看,李隆基当时可能被一些小人给蒙蔽了。宫廷里那些事儿,那可比电视剧里还复杂。说不定有人故意在李隆基耳边吹风,说李瑛他们想谋反,李隆基一时冲动,就下了这个命令。可他忘了,当了22年的太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瑛要是真有谋反之心,早就动手了,哪还会等这么多年。
再说,李隆基问“服不服”,这问题本身就有点不讲道理。他作为皇帝,应该靠证据说话,而不是靠这种威逼的方式。李瑛他们要是真有谋反的证据,那自然该受惩罚。可要是没有证据,就这么杀了他们,那可就太冤枉了。李隆基当时可能也被自己的权力冲昏了头,觉得自己说啥就是啥,可他忘了,人命关天,不能这么草率。
25年后,唐代宗重审这个案子,说“皇叔们没错”,这话听起来让人有点心酸。这说明李隆基当时确实错了,可这错已经没法挽回了。李瑛他们已经死了,冤枉也已经成了事实。这事儿也反映出,权力这东西,要是用不好,那可真是会害死人的。李隆基当时要是能冷静一点,多调查调查,说不定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从这个故事里,咱也能学到一个道理:不管多大的权力,都不能乱用。做事情得讲证据,讲道理,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就下结论。李隆基当时要是能多听听不同的声音,说不定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而且,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宫廷里的斗争太复杂了,有时候真真假假,很难分辨。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要轻易下结论,不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