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架国民党飞机从台湾飞到徐州上空,我军还以为对方要进行空袭,就立即朝着飞机开火,谁知这架飞机是过来投诚的!
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叫杜道时。
杜道时,山东高唐县人,1917年出生。
1936年,杜道时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放弃了到清华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是报考了国民党航校。
毕业后,杜道时就成了一名国军飞行员。
1943年,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需要补充飞机,就派杜道时到美国接收一批B-24新型轰炸机。
在美国,杜道时接触到了美国记者斯诺报道延安革命情况的进步读物,由此对我党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1946年,刘善本驾驶飞机从国统区飞到延安。
刘善本是第一个驾驶飞机向我军投诚的飞行员,这件事情一发生,不仅震动了国民党当局,也对杜道时造成了很大影响。刘善本与杜道时是同窗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听说好友刘善本驾驶飞机投靠了解放军,他的心情十分复杂,还萌生了类似的念头。
不过自从刘善本驾驶飞机投诚后,国民党当局就对飞行员加强了控制,这让杜道时有些犹豫。
杜道时有一个堂弟,叫杜鸣,他是一名地下党员。
1948年7月,杜鸣奉命前往上海执行任务。
在上海,杜鸣就住在杜道时家里,期间,杜道时对他说了不少对国民党空军不满的话。杜鸣意识到,这是争取杜道时的最好机会,他就向杜道时介绍解放区的情况,并鼓励杜道时驾机起义,向解放军投诚。
在堂弟杜鸣的劝说下,杜道时坚定了决心。
但由于刘善本驾机起义后,国民党空军加强了对飞行员的控制,杜道时驾驶飞机飞往解放区,实际上也没那么容易,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需要从长计议。
1948年11月,杜道时安排好了一切,他已经把自己的母亲、妻子、孩子和行李都安排妥当了。
一切安排妥当后,杜道时计划驾驶B-24轰炸机飞往解放区,谁知党组织却否决了杜道时的计划。
党组织认为,现在蒋家王朝摇摇欲坠,希望杜道时暂时不要起义,继续留在敌人内部,策动更多国军飞行员起义。杜道时服从安排,开始策反其他飞行员。
1949年1月16日,淮海战役结束。
这时候,国民党败局已定,许多国民党的空军人员感到前途渺茫,纷纷萌生了驾机起义的念头。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就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派心腹加强劝诱和监视,二是于1月25日宣布从南京撤往台湾新竹。
八大队抵达新竹机场后,一片混乱,好的住所已经被早到者占领了,杜道时只能住在一间小木板房里。
在这里,杜道时多了许多邻居,他们有的是空勤、地勤、通讯兵以及飞行员,有的是监视他们的特务。
许多人撤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当局越来越不满,杜道时趁机找上门,鼓励他们和他一同起义。杜道时先后策反了不少人,但国民党当局却开始怀疑他了。
国民党当局认为,杜道时可能心向共产党,就不给他事情干,杜道时只能每天看看报纸,根本接触不到飞机,这让他十分头疼,甚至产生了劫机的念头,但劫机不切实际,杜道时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正当杜道时头疼时,4月16日晚10时,八大队的机械员郝子仪突然找上门。郝子仪与杜道时志同道合,他也对国民党当局不满,早就想向解放军投诚了。
郝子仪告诉杜道时,明天一早,蒋经国的表弟毛尚贞准备乘坐一架C-46运输机前往南京。
会驾驶C-46运输机的飞行员不多,杜道时恰好就是其中之一,毛尚贞准备让杜道时担任飞行员。
杜道时大喜,他计划把其他起义人员一起叫上,带着他们一起起义,但因为时间太晚,加上周围又有特务在监视他们,杜道时担心出现变故,只好作罢。
1949年4月17日上午,杜道时拿了一支手枪,和机械员郝子仪一起登上了这架C-46运输机。
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后,飞机顺利升空。
飞机飞到大陆后,杜道时立即朝徐州机场飞去,因为这时候江南还是国民党的地盘,而江北的徐州已经解放。
飞到徐州机场后,杜道时按照约定的联络方案,投下了一个白色的保险伞,这是飞机请求降落的意思。
在场的我军空军接管人员看到后,知道这是起义的飞机,连忙通知防空部队不要射击,但为时已晚。
这段时间,国民党的轰炸机多次骚扰我军,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战士们以为这是国民党的飞机,就在第一时间射击,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炮弹直奔杜道时的飞机而去。杜道时见状,果断降低飞行高度。
最终,这架C-46运输机平安降落。
驾机起义后,杜道时被任命为航空局训练主任,开国大典上,他还驾驶这架起义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新中国成立后,杜道时先后担任过空军独立大队大队长、航空学院顾问、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1992年,杜道时病逝,享年75岁。
至于这架C-46运输机,则一直服役至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