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朦胧诗派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杀妻后上吊自杀,独子木耳现状怎样? 从结局开始说起,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激流岛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文坛的悲剧。朦胧诗派代表诗人顾城在自己建造的木屋中,用斧头砍杀了自己的妻子谢烨,随后上吊自杀。年仅37岁的诗人与33岁的妻子,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双双离世,他们的儿子小木耳(又称Sam),成为这场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 在离世前,顾城留下了四封遗书,其中一封专门写给儿子。信的结尾处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Sam,愿你别太像我。"这句话仿佛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后的告诫,也隐含着对自己一生的某种反思。 时光倒流到1979年7月,顾城跟随父亲顾工回上海的火车上,他遇见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谢烨。谢烨当时比顾城小两岁,会说外语,是一位女学生。两人的相遇并不轰轰烈烈,但顾城很快被她吸引:"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只通过一张纸条,一首小诗,两人便在眼波流转间许下了终身。 谢家人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在他们看来,这个没有稳定工作的诗人无力成家。但顾城为了证明自己对谢烨的爱,做出了许多极端举动。他买不起房子,就带着一口棺材一样的箱子放在谢家门前,白天晚上都睡在里面。谢家人要出门,他就自残阻止。谢家人怀疑他有精神疾病,但医院鉴定证明他没有疾病,只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最终,谢家人不得不妥协。 婚后的生活并非如顾城承诺的那样美好。他许诺谢烨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读诗写诗,过浪漫的日子。但现实中,这份浪漫背后是谢烨像保姆一样的付出,她不仅是顾城的妻子,还是他的秘书、经纪人,甚至常常扮演着做家务的母亲角色。二三十岁的顾城,连衣服扣子都扣不好。 1988年,谢烨生下儿子小木耳。作为传统家庭长大的女性,谢烨无疑是开心的。可顾城却大发雷霆,他认为有了孩子,生活不再纯粹理想,自己也不再是唯一的孩子。他讨厌这个孩子,甚至几次把小木耳直直摔在地上。最终,顾城逼迫谢烨把两岁的孩子送给岛上的原住民抚养,还不准谢烨去探望。 顾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建造了一栋房子,过着表面看似田园诗般的生活。但这座私人天堂很快就被第三者的到来彻底改变。李英,一位曾经痛哭流涕地批评顾城诗作的女粉丝,与顾城夫妇不打不相识后成了密友。三人经常聚在一起谈论诗歌和理想,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和谐。 然而,从李英骂顾城骂到痛哭的那一刻起,顾城就对她有了特殊的感情。这种感觉酝酿了三年之久,终于在1989年爆发了。当时顾城带着谢烨辗转于德国、北欧、美国,最后定居新西兰的激流岛。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顾城当着谢烨的面写信邀请李英前来同住。而谢烨,或许是出于爱,或许是已经习惯了顾城的任性,不仅没有反对,反而主动帮李英办理了签证,还提供了路费。 李英的到来,使这个家庭的关系更加复杂。谢烨不仅要照顾顾城,还要照顾李英,甚至连李英的衣服都是谢烨清洗的。而李英只需和顾城谈爱情、谈灵魂。看着两个女人都爱着自己,顾城曾骄傲地说:"我把两辈子的爱用完了。" 然而,这种表面的和谐并未持续太久。1992年,顾城被邀请去德国讲座,只带上了谢烨,留下了李英一人在岛上。正是这次分离,让李英有了逃离的机会。她趁此机会跑了,并很快与另一个人结婚。得知真相的顾城崩溃到自杀,几次都是谢烨救了他。 这次德国之行还有另一个关键转折——谢烨遇见了一个叫"大鱼"的人,此人对她表白。大鱼与顾城截然不同,他不会写诗,但更懂生活,更像一个正常人。从顾城姐姐顾乡的记述中可以看出,顾城是知道这件事的。在给父母的信中,顾城写道:"烨许多事一直瞒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计划的(地)毁灭我的生活。" 回到激流岛后,谢烨想要离开了。但看到顾城因李英的出走而痛苦,谢烨又犹豫了。最终,她决定帮顾城完成最后一件事再走——一本名为《英儿》的书,记录顾城与李英的爱情故事。书写完后,谢烨提出了离婚,并接回了被送走的儿子小木耳。在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谢烨写道:"还有一本书最近要完成,我希望这是最后的一些事了。我是一个好人,会有好报。" 1993年9月26日,顾城与谢烨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激烈的争吵。谢烨愤怒地喊道:"我是你的妈!不是你的妻子。"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她多年来的心声。仅仅十二天后,悲剧发生了。 悲剧发生后,顾城的姐姐顾乡承担起了抚养小木耳的责任。为了让孩子忘记这段痛苦的往事,顾乡刻意不让他学习中文,也不允许他回国探亲。在这种保护下,小木耳度过了一个相对正常的童年。2006年,网上有消息称小木耳在19岁时考入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工程专业。毕业后,他选择留在新西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1993年,朦胧诗派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杀妻后上吊自杀,独子木耳现状怎样? 从结局
熹然说历史
2025-04-18 21:25:25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