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3岁的谭延闿中了秀才,谁知,他的父亲不喜反怒,脸色铁青,怒不可遏,一巴掌呼在谭延闿脸上。
谭延闿的父亲叫谭钟麟,是两广总督。
但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只是个小丫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谭钟麟宠幸了。
然而,次日,谭钟麟醒来,望着枕边人李氏,他心中莫名厌恶,也懊恼自己一时冲动。
他冷冷的说道:昨晚的事不许说出去!
李氏打落牙往肚里咽,不敢对外声张。但是,李氏的肚子不答应,她怀孕了。
没办法,谭钟麟不得不将李氏纳为妾。纵然从丫鬟升为妾室,李氏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她依旧做着丫鬟的活。
更惨的是,谭钟麟的正室看她不顺眼,总能想着法子刁难她。
李氏靠着坚强的意志力,终于熬到儿子出生。
谭钟麟在儿子出生那晚,梦见他很仰慕的晚清大臣何文安来拜访,认定这个孩子是何文安来投胎,又见孩子天庭饱满,十分喜欢,于是为这个孩子取名谭延闿,字祖庵,这个字也是何文安的字。
但这些并不能改变谭延闿是丫鬟所生的命运,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异常艰苦,就连府中的下人都对他们不屑一顾,有时甚至欺负他们。
谭延闿年纪尚小,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受到欺负,便问自己的母亲李氏。
李氏泪水涟涟,抱着谭延闿说:孩子,你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谭延闿虽然不懂母亲为何答非所问,但是他还是点点头,把母亲的话记在心头。
此后,谭延闿努力上进,别人在玩耍,他在背书,别人在睡觉,他还在练字。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谭延闿13岁时,便考上了秀才。家中大摆宴席为他庆祝。
在席间,谭延闿提出,让自己的母亲上桌吃饭。没想到,谭钟麟一听,怒不可遏,一巴掌呼在谭延闿脸上,怒骂道:妾是不能上桌吃饭的,这是规矩。
原来,每当家人用餐时,谭延闿母亲李氏作为妾,一直没有上桌吃过饭,她得站在正室身旁服侍,等他们都吃饱了,她才可以吃点剩菜剩饭。
这一切,谭延闿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对这种封建习俗深恶痛绝,也想帮母亲挣脱束缚,奈何他只是个秀才,父亲根本不会听他的。
谭延闿明白,要想为母亲出气,只有自己强大。他更加努力读书,在24岁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获得会元。
消息传来,全家人都很高兴。谭延闿在高兴之余却仍然想为母亲做点什么。
席间,李氏打碎了碗碟,正室正要责骂,被谭钟麟拦住,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扶着李氏的谭延闿说:以后你也坐下来吃饭吧。
李氏激动得差点站不稳,24年了,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女子。儿子谭延闿为她争取到了尊严,地位。
可没想到,在几年后,母亲的尊严又一次受到践踏。
后来,谭延闿一路飞升,官至湖南省长兼督军,掌握着湖南省的军政大权。而李氏自然也无人再敢轻视她。可惜的是,李氏没享几年福,就病逝了。
谭延闿赶回家中为母发丧。但是,里的人按照族规,不允许李氏的棺材从大门抬出去,只能走侧门,谭延闿却坚持要从大门抬出去。
双方剑拔弩张。
谭延闿十分愤怒,他下定决心,母亲一生都没有走过大门,现在她死了,一定要让她走一次大门。
愤怒的谭延闿跳到棺材盖上,躺在上面,大声喊道:谭延闿已死,立马发丧。
见此情形,族里的老人也不敢再拦着。
当棺椁从大门抬出来那一刻,谭延闿哭着喊到:娘,咱们走大门了!
由于母亲的遭遇,谭延闿对习俗非常不满,发誓自己不纳妾。在他40岁那一年,妻子病逝,他遵守诺言,也没有续娶。
谭延闿的母亲,一位平凡而坚韧的女性,母凭子贵,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也是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谭延闿的敦敦教诲,才成就了谭延闿。
而谭延闿,对母亲的至诚孝心,也一直是后世人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