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山东青岛,准备运往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碑的整体已经初见雏形,工人们用滚木铺在地上,准备将巨石慢慢滚动。 1952年,新中国还在起步阶段,好多事情都等着去做。为了缅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的无名英雄,大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这个大计划里,有块特别重要的巨石,重达320吨,是从山东青岛的一个石材场挑出来的。 在青岛的那个石材场里,传来阵阵的敲打声,工人们正围着一块超大的花岗岩忙活。这块石头不仅个头惊人,还代表着沉甸甸的历史意义。石材场的技术员老刘站在旁边,仔细看着石头的每一道纹路。他心里明白,这可不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代表着国家对英雄的深深敬仰。现在,怎么把这大家伙从青岛运到北京,就成了当时大家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老刘,咱们真能把这大块头石头给挪走吗?”小王这个年轻工人好奇地问。老刘抹了抹额头的汗,信心满满地说:“只要咱们心往一处使,多大的坎儿也能迈过去!” 接下来的那些天,工人们没日没夜地干。他们先小心翼翼地切了两回,硬是把那320吨重的大石头减到了102吨。可就算这样,要运走它还是不容易。没有高科技设备,他们只能靠圆木、绳子和自己的力气。一条圆木铺的小路从石材场一直伸出去,几十号工人一块儿上手,喊着口号,用撬棍一点一点推着石头往前走。 从青岛到北京,这一路长着呢,还特难走。路上全是山,河也多,一不小心石头就可能翻了。运输队想了个挺复杂的办法,用木头架子固定住石头,再用上百头牲口拉。碰到坡陡或者泥多的地方,工人们总是提前把路修好,有时候还得搭木板桥。有一回下坡的时候,木头架子失控了,多亏十几个大力士使足了劲儿,才把石头拉回来。条件虽然苦,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因为他们知道,这块大石头代表着国家的记忆和面子呢。1953年,大伙儿忙活了一整年,终于让那块大石头安全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这块大石头被刻成了纪念碑最显眼的部分,是整个碑的核心。纪念碑建好后,每天都有好多人来参观,怀念那些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无名战士。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块大石头背后的故事——它不光承载着工人们的辛苦和聪明才智,还是这座有着深刻意义纪念碑最牢靠的基础呢。
2022年山东聊城一女子谎称自己要去锻炼,老公不相信,于是,便决定用无人机跟踪查
【94评论】【1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