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科目一难不难,跟年龄和心态真的很有关系。记得我26岁考科一那会,上班请假要扣工资,考不过还得交补考费(现在不知道还要不要交),教练带着我们四个学员去考场,其中一个是我朋友。作为男人嘛,心里多少有点面子包袱,特别怕考不过让人笑话。 难就难在这三个地方: 第一关是心态太拧巴。大家约了考试后,其实都把驾考宝典练得滚瓜烂熟了,模拟题做了一遍又一遍,正确率也挺高。但越是熟,越容易慌——盯着“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的标志,总怕记混;看到罚款金额的题,反复纠结数字对不对。心里总琢磨“万一考试时记错怎么办”,这种自我怀疑特别磨人,比做题还累。 第二关是考场氛围带来的压力。到了考场,有人抱着手机突击刷题,屏幕划得飞快;有人故意说“我就看了两三遍,过不过无所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轻松”大多是装的,但听着还是会紧张,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准备得不够”。尤其是成年人,本来就有工作压力,在这种场合更容易胡思乱想。 第三关是被“多选题”搞懵了(后来才反应过来,科目一其实没有多选题,可能是考前太紧张,把科目四的题型记混了)。当时考C1,遇到选项多、文字复杂的题,比如问“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就觉得“错一个字就全完了”,所以习惯把这类题留到最后做。但要是前面不小心错了一道简单题,压力立马就上来了——成年人最怕在“应该能过”的地方栽跟头,越怕错越容易慌,连平时熟悉的题都看走眼。 说白了,科目一的“难”不在题目本身,而在我们给自己设的坎:总觉得“必须一次过”,不然就是丢面子、浪费时间。尤其是像我这种既要顾工作、又在乎别人看法的年纪,考前的焦虑比100道题难多了。其实后来发现,只要花几天时间把错题吃透,考试时心态稳一点,真的没那么难。你会发现,那些让你紧张的人,可能连最基础的交通标志都没记清楚,而你早就练熟了。所以别慌,打开刷题软件,把错题多刷几遍,这关肯定能过! 插个当时的故事:教练还对我们学员说:谁考过请喝水,结果自己考过了,请喝了水,现在想起来真后悔。浪费钱,和他有什么关系,我给了报名费的。
说美国教育不行的过来驳两句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