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个晚上,钱学森回到家吃饭,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没想到,孩子刚夹起一块肉,钱学森就大喊:别吃。随后,钱学森的脸色大变。 1964年初,中国的导弹发射实验正处于攻坚阶段。作为中国导弹研究领域的灵魂人物,钱学森已经连续数月奔波在实验基地,日夜操劳。他那瘦削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实验室之间,与同事们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上级多次劝他回家休息,都被他婉言谢绝。 这一天,军区首长亲自来到基地,看到钱学森熬红的双眼和疲惫的神情,语气严肃地说:"钱老,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国家需要你,但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你。今晚必须回家,这是命令。"钱学森这才点头应允。 得知丈夫要回家的消息,蒋英既惊喜又担忧。她立即安排厨师准备钱学森最爱吃的红烧肉,自己也亲自下厨,想让长期忙于工作的丈夫好好补充营养。两个孩子听说父亲要回来,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傍晚时分,钱学森终于踏进了久违的家门。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跑上前去,拉着父亲的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蒋英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催促道:"饿了吧,快洗手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钱学森难得放松地和妻子闲聊着近来的生活。香气四溢的菜肴摆满一桌,两个孩子早已馋得直咽口水。蒋英夹起一块色泽诱人的红烧肉,亲昵地往钱学森嘴里送去。 就在这一刻,钱学森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一丝异样。凭借长期在实验室接触各种化学物质的经验,他立刻意识到危险。钱学森猛地后仰,避开了送到嘴边的红烧肉,同时大声喊道:"别吃!这肉有问题!" 餐桌上瞬间寂静,蒋英手中的筷子一抖,那块红烧肉掉在了桌上。钱学森迅速起身,制止了正要动筷的孩子们,脸色凝重地命令道:"所有的菜都不要动,立即送去化验!" 警卫员迅速将饭菜送去检测,全家只能简单吃了些面食充饥。不久后,检测结果传来——饭菜中确实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哪怕只吃一口,都足以致命。 这一惊人发现立即惊动了中央领导。第二天,周恩来总理亲自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你们都没吃过吧?我这就安排下去彻查此事,你那边是否有比较怀疑的人选?" 钱学森如实相告:"还没,闻到味道不对就直接送去化验了。这些有问题的饭菜大部分都是我妻子亲手做的,有一盘是家里的厨师做的,这位厨师是上个月才来的,可能需要总理费心查一下。" 厨师被审讯后,终于道出了真相。他抽泣着描述了自己被胁迫的经历:"我回家看孙子的路上,几个陌生人拦住了我。他们知道我儿子和孙子的名字,连家门朝哪个方向都说得出来。"厨师的声音颤抖着,"他们给了我一个白色小瓶,让我把里面的东西放进钱老的饭菜里。我本不想这么做,但他们威胁要伤害我的家人..." 经过专案组深入调查,这些威胁厨师的人被证实是蒋氏集团派来的特务。这并非他们第一次尝试暗杀钱学森,自1955年钱学森归国后,针对他的威胁就从未间断过。 对于中央领导来说,钱学森的安全关乎国家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成败。这次事件后,钱学森一家被转移到戒备更森严的军事大院,并特派曾参加抗美援朝、在医院检验科工作过九年的段恩润专门负责他们的食品安全。 段恩润建议将食品检验实验室就设在军事大院内,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和效率。每一餐前,从柴米油盐到酱醋茶水,他都要取样检测,确认安全后才能用于烹饪。这些严格的程序看似繁琐,却是保卫国家重要科学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段恩润的工作一干就是六年,直到1970年才完成使命。在这六年中,钱学森的饮食安全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敌特分子再也没有机会下手。 如果将时间倒回到1949年,或许就能理解为何钱学森会成为这样的暗杀目标。那一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在美国工作的钱学森听闻这一消息后,彻夜难眠,决心回国效力。然而,美国政府却将这位导弹动力学专家视为绝不能"放虎归山"的重要人物。 "钱学森太过优秀,绝不能放虎归山!"美国政府的这一表态,让钱学森的归国之路异常艰难。美国政府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关进监狱,限制他的自由。 毛主席和周恩来对此事高度重视,周恩来亲自赴美谈判。经过长达五年的外交交锋,中国政府最终以释放11名美军飞行员为代价,换回了钱学森。这场漫长的谈判中,周恩来展现出的智慧和毅力,让钱学森终生敬佩。 归国后的钱学森带领团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基地,招募全国顶尖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钱学森返国时的夙愿。 在举国欢庆的时刻,周恩来总理走到钱学森身边,轻声叮嘱:"千万别累着自己,身体要紧。"这句简单的关心,钱学森铭记终生。晚年时,他曾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最敬佩的人,一个是我的岳父蒋百里,还有一个就是周总理。"
1964年的一个晚上,钱学森回到家吃饭,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没想到,孩子刚夹起一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9 23:12:17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