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一番言论,引发各界对中美关税战结局以及两国未来关系走向的深入思考。 沙利文明确指出,中国不会如苏联那般走向崩溃,而是将与美国长期共存,并保持一种可控的竞争状态。这一论断,打破了美国国内部分人对中国发展走向的错误幻想,也为中美关系的定位提供了一种更为现实的视角。他还毫不留情地抨击了某些人认为关税战最终会以 “美国赢、中国输” 告终的观点,尽管身为前官员的他,无法直接说出美国在关税战中失败的话语,但这番表述已然清晰地传递出其对关税战结局的判断。
回顾中美关税战的历程,2018 年 3 月,特朗普政府依据所谓 “301 调查”,悍然挑起对华贸易战,先后对约 36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妄图通过这种蛮横手段,实现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增加就业岗位等目标,甚至狂妄宣称 “贸易战好打且容易赢”。2021 年 1 月,拜登政府上台后,虽在诸多政策上与特朗普政府存在分歧,却在对华关税政策上选择了延续。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沉重一击。 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的算盘彻底落空。穆迪公司研究显示,美对华贸易战中 90% 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彭博社也指出,对华加征的关税大幅增加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同时,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 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增加 14.5%,达到 3553 亿美元,创下 2018 年后的新高。 相关研究还表明,对华贸易战让美企损失 1.7 万亿美元市值,失去近 25 万个就业岗位,每个家庭年均开支增加近 1300 美元。美国前驻新加坡大使戴维・阿德尔曼直言,“贸易战不但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像‘回旋镖’一样反过来伤害了美国经济”。 在政治方面,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维护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绝对霸权的企图也化为泡影。四年多来,中国按照自身既定的发展节奏,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与美国的斗争中,坚定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沙利文作为传统的精英政客,对中国的认知显然比特朗普政府中某些滥竽充数之人更为深刻。 他深知,中美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有着复杂的利益交织和长期的发展轨迹。当看到特朗普上台后,对前任政府精心布局的对华政策肆意破坏时,沙利文心急如焚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曾为上一届美国政府把对华政策的方向确定下来,自己的心血被如此践踏,怎能不令其恼火。
如今,沙利文强调中美要避免冲突,创造合作机会,这反映出他对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两国未来关系走向的理性思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千丝万缕,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受全面冲突带来的巨大代价。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被事实一再证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