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是“集体”还是“扎堆”? 很多人聚在一起就是集体吗?这得多糊涂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用上帝视角看1937年的平型关,一群穿灰衣服的和一群穿土黄衣服的搅在一起,这一群人把他们的服装统一一下,就是“集体”了? 马克思早就区分过“虚构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 “虚构的集体”是指“在这种集体中,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 “真实的集体”的,是指“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 自己联合,就是自由的联合,自愿的联合,而不是强迫的。 人民公社大集体,以及之前的“高级社”,甚至苏联的集体农庄在组织的时候,是强迫参加,不准退出的。 开始动员时,中外农民的反应是一致的,各种不愿不忿,甚至偷偷杀掉耕牛吃掉。当时不去分析背后的原因,而是简单归因于“觉悟不高”。 凭什么富户、穷户,辛勤赚来的家业,和懒汉破落户的家业混在一起? 公社集体种地就更荒唐了。丈母娘家的地和仇人二狗子家的地混在一起,要求我种地的时候和给丈母娘家种地一样起劲,那不就便宜了二狗子吗?这不瞎胡闹吗?! 而且无视亿万农民的特长和创造力之间的差别,将无数有数学、文学、绘画、音乐、体育、经商……特长的农民之间的差别一笔抹杀。将农民全部创造力的差异,归结于一把共同的干橛橛的锄头,是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以至于1973年干部带外宾到农村参观时,想喝小米粥,结果当地迟迟拿不出来。当村长把一个村一上午凑出来的半碗小米粥端给干部时,干部面对这半碗小米粥落泪了“这都解放20多年了,怎么还那么穷?” deng公说过“大公无私,不讲回报,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多数群众不可以。” 我们在线培训的时候,一名教授简短的打油诗,传神地描述了人民公社的真实场景“队长乱点兵,社员一窝蜂,你混我也混,干活大呼隆。” 人民群众给这种劳动方式起个准确的名字“大帮轰”。就是一大帮人,“轰”地一声冲上去,瞎忙活。粮食产量少无罪,不组成“大帮”是有罪的,因为“破坏集体经济”。 人是社会动物,组成集体是必须的。 但集体的“价值取向”正确,并不天然代表集体的“组织方式”正确。 如果两眼一抹黑,不加甄别,硬说“集体”就好于个体,那是曲解了集体的概念,把“扎堆”当成了“集体”。 好比抓住了一个犯罪“团伙”,犯罪分子说,我们不是犯罪“团伙”,我们是犯罪“集体”,人多力量大,“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怎么你想打击“集体”?打击“集体经济”? 非结果导向,而是出发点导向,将纸上作业当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就是极左的逻辑,以及曾经农村发展挫折的深层次原因。 @禾麦文化农村
人民公社是“集体”还是“扎堆”? 很多人聚在一起就是集体吗?这得多糊涂才能说出
禾麦文化吖
2025-04-20 11:13:14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