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0日上午9点半,飞行员刘晓连在驾驶运输机返回部队的过程中,突然与一架歼击机相撞,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被撞昏了过去! 那时候的1982年,咱们国家刚开始搞改革开放,到处都在忙着搞建设。空军作为保护国家天空的大军,责任重大,既要守好领空,还得帮忙地方建设。就在那个挺平常的9月20日早上,刘晓连开着安-26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出发,拉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准备回空军基地。天蓝蓝的,一点云彩都没有,飞机嗡嗡地响着,往天上冲,谁也没料到会出这事儿。刘晓连是个飞行老手,女飞行员里技术顶尖,特别热爱空军这份工作。她对飞机熟悉得不得了,每个部件、每个仪表都了如指掌,感觉就像飞机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可没想到,这次飞行居然碰上了大麻烦。 就在飞机快平稳飞行的时候,一架超快的歼-6战斗机从老远的地方猛冲过来,那速度,快得吓人,简直就像是要把天空都劈开。刘晓连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飞来的大家伙,心里砰砰直跳,但她毕竟训练有素,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赶紧打方向,想躲开这个危险。可是,刘晓连这回没那么幸运。就在两架飞机擦肩而过的那一刻,歼-6的机翼狠狠地撞上了安-26的机头雷达罩。“砰”的一声巨响,飞机猛地一震,恐惧和绝望像潮水一样涌来。雷达罩立马变了形,机头被撞得稀巴烂,油到处乱喷,仪器也不灵了,动力一下就没了,安-26开始直往下掉。机组人员都被撞得晕头转向,机舱里只剩下刺耳的警报声在响。 刘晓连觉得浑身疼得厉害,但她还是使劲睁开了眼。眼前的情景吓得她心里一揪:保护罩裂了,玻璃碎片到处都是,液压油喷得到处都是,飞机眼看着就要撞上地面了。虽然脑袋晕乎乎的,但她知道得赶紧想办法。她使劲挣脱了束缚,手上全是油,但这挡不住她。这时候,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长。她用尽全身力气去抓控制杆,想让飞机稳下来。 “不能就这么放弃!”刘晓连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她使足了劲儿跟重力较劲。她的手紧紧抓着控制杆,脸上的表情特别坚定。经过她的努力,飞机慢慢稳住了,虽然还是摇摇晃晃的,但总算不往下掉了。她从窗户往外看,发现地面离远了点,心里稍微有了点底。刘晓连仔细检查了一遍飞机,好多仪器都不管用了,但她凭着自己的老经验和直觉,硬是把局面给稳住了。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想找个安全的地方降落。这时候,每个决定都关乎生死。最后,安-26运输机摇摇晃晃地在一片大麦田里停了下来,拖出了一条长长的痕迹,真是惊心动魄啊!虽然飞机撞得挺惨,但机组人员都奇迹般地没事,这都是多亏了刘晓连的坚持和高超技术。 可歼-6战斗机的飞行员就没那么走运了。跟安-26撞了一下,歼-6的翅膀就断了,飞机失控了。在那要命的一刹那,这位飞行员做出了个大义的选择。为了不让飞机砸到人和东西,她没选择跳伞逃跑,而是把失控的飞机开到了一片没人的地方。结果,歼-6在那儿坠毁了,飞行员也英勇牺牲了,这真是表现出了飞行员的大无畏精神啊!事后,大家仔细检查了安-26号运输机的情况。检查结果显示,飞机紧急降落后伤得不轻,机身和系统都快撑不住了。要是再晚点儿降落,后果真的不敢想。这事儿更加说明,刘晓连同志那时候的决定有多明智,驾驶技术有多高超。因为她在这次飞行危机里特别勇敢、专业,所以被授予了一等功,还得了一枚飞行员金质奖章。这既是表扬她个人的英勇,也是感谢她为了大家的安全付出的努力。 这两位飞行员,心里装满了对大家安全的关心,还有很强的责任心。她们选择把飞机开到人少的地方降落,宁愿自己冒险,也要保护更多无辜的人。这种精神真的太让人佩服了。在那个很普通的早上,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是不怕危险,而是知道危险还是选择站出来。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遇到不知道的挑战时,信念和责任能让人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伊朗为什么不买中国战机,却坚持四十年用老旧的苏联米格29、美国F14雄猫战斗机?
【46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