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徐州战场上,一位年仅18岁女卫生员,正在给战友包扎伤口,突然来了一个日本兵,又对着伤员连刺几刀。
她见状愤怒的握紧拳头,小心翼翼的绕到敌人身后,搬起一块大石头就往他脑袋上砸去,敌人一声惨叫,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她第二下第三下便接连不但地砸在敌人脑袋上,敌人头骨断裂,凹下去一大块,脑浆混着血流了一地。
正当她对着对着敌人冷哼的时候,不远处一个隐秘的树丛中,黑漆漆的枪口已经对准了她的左胸,枪响之后,她应声倒下,很快,她便因失血过多和疼痛失去了意识。
到了晚上,战火已经平息,附近的村民点着煤油灯,小心翼翼的来到战场上处理这个们的尸体,已经牺牲的战士会被他们带走安葬,幸存下来的,便会被他们安排到村民家治疗养伤。
她当时还有气息便被送到了农户家里,但是残酷的现实便是,即使很多战士被救,最终的命运也逃不过病痛折磨之后牺牲。
因为村民根本没有多少有效的药物和专业的医护知识来救治他们,受伤轻一点,敷个草药还能活下来,但受伤重一点的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而这位受伤的卫生员就属于伤重的那一类,因为没有人可以帮她做手术取子弹,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因此拒绝了老人为她找草药做饭的好意,她不想浪费老人的时间和家中的粮食。
只是拉着老人的手交代了两句,希望要帮她找到家人,并将自己随身带着的两块银元一封遗书,还有一张照片交到了老人手中,之后她的手便无力的垂下,甚至老人还来不及问她叫什么。
老人叫来了,村里人帮忙将她的尸体安葬,为了方便辨认她墓穴的位置,老人细心的在不远处挖了一棵小树苗,插在她的墓穴旁边。
之后老人将她的遗物放在盒子里,小心翼翼的藏在桌子底下,想着等战火平息便完成她的遗愿,可没想到,敌人很快就卷土重来,村民们慌乱之中都躲进了山后的一处隐蔽山洞中。
老人自然是来不及拿东西的,可这一躲就是几天再回去的时候,木盒也受潮了,里面的信很多字都晕开了,还好照片没受太大的影响。
老人找来了村里识字的人看了一下信,信中大概的内容是说她参军并未告知家里如若发生什么意外,请家里原谅她的不孝。
这下老人才知道,这个年轻的女战士竟然如此伟大,也下定决心在找到她的亲人之前要好好祭拜她。
女战士留下的信息实在太少了,又逢战览时局动荡,老人根本没有能力去帮他寻找家人,只能在自己临终前嘱咐后人,一定要按时祭拜,并努力帮她寻亲。
慢慢的,当初老人插的那棵小树苗也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家人也完全将她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祭拜。 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寻亲,几经波折之后,终于有了眉目,《都市晨报》听说了这件事也写了文章附照片刊登。
很快,社会各界都关注到了这个消息,大家都不求回报的积极帮烈士寻家,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终于,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曾经湖南某女高曾在丁玲的培养了将一批女护士运往前线。
后来众人在这条线上将各种蛛丝马迹汇总起来,终于知道了这名女战士的真实身份,她叫做刘守玟,在家人和同学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参军冲往前线。
最终证明,勇敢的女战士在自己最好的年华为国家献出了生命,刘守梅家乡的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强烈要求将烈士遗骨迁回家乡安葬。
在众人的努力下烈士终于落叶归根,除了将烈士好好安葬之外,当地也为她立下了一个铜像供后人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