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年,蒙军攻陷金朝外城,五百名金兵不愿被俘,大喊:“相公能死,我不能死吗?”集体跳入汝河自尽。相公是指完颜仲德,他先一步跳河。南门的守将乌古论镐,被宋军俘虏(蒙宋是盟军),让他劝降守军,乌古论镐不肯屈服,被杀头。
在那战火纷飞的时刻,蔡州的上空被硝烟所笼罩,喊杀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
此时的蔡州正在经历宋蒙联军与金国之间的战争。
完颜仲德,这位金国的忠臣良将,满心悲愤,他望着沦陷的城池,眼中燃烧着绝望与决绝。
“国之将亡,吾以死殉之!”完颜仲德怒吼着,毅然投身于汝河之中,他的身影在湍急的河水中瞬间消失,却在金兵们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相公已去,吾等何忍偷生!”一名金兵战士眼中含泪,大声呼喊。
“愿随相公,以死明志!”众人齐声响应。
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冲向汝河,那决绝的身姿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忠诚与不屈。
而在南门,金国守将乌古论镐被宋军五花大绑地押解着。
“只要你肯劝降守军,便可饶你不死。”宋军将领冷冷地说道。
乌古论镐怒目圆睁,大声斥道:“我乌古论镐生为金人,死为金鬼,岂能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宋军将领脸色一沉:“你当真不怕死?”
乌古论镐仰头大笑:“怕死?我金国人的脊梁从未弯曲,死亡又有何惧!”
最终,乌古论镐被无情地斩杀,他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与此同时,蒙军和宋军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百姓们四处逃窜,哭声震天。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金兵们的抵抗愈发激烈。他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战斗,是为了荣誉和尊严的战斗。
“杀啊!”金兵们呐喊着冲向敌军,哪怕是以卵击石,也毫不退缩。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每一个金兵都在拼死搏杀,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死不屈。
但最终,寡不敌众,金兵们一个个倒下。
也不知道这些金人死之前,尤其是推动金人攻宋的那些人有没有后悔。
当年金宣宗即位的时候,金国颓势已经难以挽救,在与蒙古军队的战斗中也多次失利。
在蒙古铁骑撤退第一时间,金宣宗就宣布向南迁都汴梁,这让蒙古一方又惊又喜,本来正愁要打下金国中都损失会很大,结果金宣宗这一迁都,直接导致当地百姓以为朝廷放弃了他们,抵抗也变得微弱。
很快,蒙古再度席卷而来,一举拿下河北地区。
金宣宗面对这个局面又气又急,想要重振朝纲,但是他能力不足,做个守成之君还凑合,同时又猜忌心极重。
直接导致金国的情况更加恶化,另外,金国还主张北边蒙古抢金国土地,金就南下抢南宋土地,妄图获取更大的战略纵深。
但这一举动直接惹毛了正在看仇敌灭亡这出大戏的南宋,本来南宋面对蒙古的联合请求还在游移不定,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宋的君臣也都懂得。
但是金国这么一干,直接让南宋上下统一了意见,连最初那些反对派都开始主张先打金国再说,刚好也能顺便报世仇了。
要知道金国的土地哪来的?那可是硬生生从北宋手里抢走的,南宋也不愿偏安一隅,但是高宗之后,就再没有得力大将能够实现“还于旧都”的愿望了。
于是南宋内部达成统一之后,就立刻回应蒙军请求的联合,决心一起攻打金这个仇敌。
后来金哀宗即位,依旧被宋蒙联军打得到处跑,先从开封退到商丘,再从商丘逃往蔡州。
最终在蔡州的时候,金哀宗选择将位置让出去,选出的人是当时的统帅完颜承麟,之后哀宗自杀。
哀宗自杀后不久,蔡州城就被宋蒙联军攻破,就出现了开头那悲壮的一幕。
不过不论金国方面的作为如何,这些为金国殉命的官兵都用生命书写了自己的忠诚,用鲜血捍卫了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