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人、欧洲太平洋资本CEO兼首席经济学家彼得·希夫昨晚(北京时间4月20日晚)写道:“特朗普表示,中国需要美国消费者。美国有3.4亿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4.4万美元。这远高于美国以外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但这背后全靠美元霸权在撑场面,就像吹得老大的气球,看着唬人,一戳就破。 美国从 1971 年美元和黄金脱钩后,就开始了 “空手套白狼” 的操作。拿着印出来的绿纸,满世界换石油、工业品,这操作能玩得转,全靠全球 70% 的外汇储备是美元。可现在各国都开始 “另起炉灶” 了,2002 年到 2022 年,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比例从 72% 跌到 59% ,中国连着 5 个月增持黄金,俄罗斯更是直接把人民币当主要结算货币,这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为啥大家都想 “去美元化”?因为美元的购买力,全靠全球商品定价权撑着。一旦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东盟国家用本币交易,美元的 “根基” 就不稳了。打个比方,要是世界贸易一半都不用美元了,美元汇率就得 “坐过山车”,到时候美国超市里进口商品价格翻倍,房贷利率飙升,就跟当年津巴布韦货币崩溃,亿万富翁扛着麻袋买面包一个样。 再说美国自己,联邦债务都超 31 万亿美元了,每年光还利息就占 GDP 的 3%。要是各国都抛售美债,美国政府只能接着印钱,到时候恶性通胀一爆发,普通美国人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 进口车、电子产品价格翻倍,依赖出口的企业倒闭,股市、房产泡沫破裂,中产阶级的财富瞬间蒸发。 不过 “东边不亮西边亮”,对其他国家来说,这反而是个机会。中国消费者能用人民币直接买巴西大豆,印度用卢比结算石油,成本更低,普通人也能买到更实惠的进口货,这不就是打破垄断的好事嘛。 现在这场博弈的关键,就看美国能不能保住美元的 “信任度”。以前美国靠军事、科技、金融 “三板斧” 维持美元地位,可现在这三板斧越来越不好使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折戟,华为 5G、比亚迪电动车打破技术垄断,俄罗斯被踢出 SWIFT 后反而加速本币结算,新兴国家正抱团重塑规则,就像当年英镑被美元取代,美元霸权的衰落可能比咱们想的还快。 这事和咱们普通人也息息相关。资产别全押在美元上,适当买点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找工作多关注跨境电商、国际物流这些全球化行业;消费也悠着点,别过度借贷。美元霸权要是真崩塌了,对全球经济是场大洗牌,但危机背后也藏着新机遇。大家觉得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要是美元不行了,咱们普通人的生活会受多大影响?评论区唠唠!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5评论】【3点赞】
用户15xxx14
美国的钱都在寡头及其代理人手里,美国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了,老百姓有屁的购买力
中文
问题是平均每人背负国债好像也是4万多,而且只是表面?实质上如果不是一再提高负债率早就破产了???不知道?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