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打压之时,中国又出现了位厉害人物!他就是当年被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拜访,如今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21 13:04:37

美国关税打压之时,中国又出现了位厉害人物!他就是当年被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拜访,如今被人民日报“点名”的95后科学家庞众望,他的一句话戳了大家心窝:“要是咱扛不起这责任,那问题和困难不都留给下一代了?” 在全球化竞争最激烈的科技赛道上,有个河北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责任担当。庞众望这个名字,自从被人民日报报道后就火遍全网。 这个1997年出生的清华博士,用自己研发的精密仪器技术,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扛起了属于这代人的使命。 庞家住在衡水市武邑县农村,三间老瓦房见证着这个家庭的艰辛。父亲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母亲双腿残疾只能靠轮椅活动。 庞众望五岁那年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家里连买盐都要赊账,更别说四万块手术费。 村里人至今记得那个夏天,庞妈妈摇着轮椅挨家挨户敲门借钱,汗水和泪水在皱纹里淌成了沟。这场手术不仅救活了孩子的心脏,更在稚嫩的心灵埋下了自强不息的种子。 2017年高考放榜那天,整个县城炸开了锅,庞众望以理科684分的成绩,成为武邑县20年来首位考上清华的学子。 更让人感动的是清华校长亲自带着录取通知书上门,在贴着泛黄奖状的土墙前,把红色信封交到了这个农家少年手里。 教育部当年公布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数据显示,像庞众望这样从特困家庭考入顶尖高校的,全国每年不足百人。 这个背着全家希望的年轻人,在清华园里选择了精密仪器专业。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听着冷门的学科其实是现代工业的“命门”,小到手机芯片,大到航天飞船,没有精密仪器就像厨师没了菜刀。 国家统计局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高端精密仪器自给率不足7%,进口依赖度比芯片还要高。特别是光谱仪、电子显微镜这些科研“眼睛”,90%以上要靠国外进口。 庞众望的导师张教授记得很清楚,实验室里这个瘦削的河北小伙总是最早来最晚走。有次为了调试纳米级测量仪器的精度,他连续三天吃住在实验室,最后累得趴在设备旁睡着。 这种拼劲让他在博士期间就参与了三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中自主研制的量子传感器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精密仪器进口关税突然提高15%。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像庞众望这样的科研人员在争分夺秒。 他们清楚记得2018年“中兴事件”的教训——关键设备被卡脖子能让千亿产业停摆。现在国家每年投入2000亿专项资金搞技术攻关,就是要破除这个困局。 在央视《面对面》采访中,庞众望摸着实验室的设备说出心里话:“咱们这代人要是扛不起责任,难道要把难题留给子孙?” 这话让人想起六十年前“两弹一星”的前辈们。当年他们在荒漠里用算盘计算数据,如今年轻一代有了更好的条件,但肩上的担子一点没轻。 庞众望最特别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本色。获得国家奖学金后,他悄悄把半数奖金捐给了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 问起缘由,他说是记得母亲生前念叨过:“人活世上,不能光顾着自己门里那点事。” 如今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里,有从大山走出来的彝族姑娘,也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工子弟,这群年轻人正在改写中国精密仪器的历史。 信源:进口达到90%,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崛起仍任重道远,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2
2025-04-21 14:05

[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