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献之被公主逼婚,令他休妻再娶。王献之用艾草烧伤双脚,让自己变成了瘸子,他道:“臣有残疾,不便娶公主。”没想到公主却说:“我喜欢的是你的脸和你的才华,你就是瘸子我也嫁给你!” 要说这事儿得从东晋那个年代讲起。那时候的世家大族讲究门当户对,王家郗家都是响当当的士族。王献之打小跟着父亲王羲之学写字,十七八岁就成了京城有名的才子。郗道茂也不简单,她爹郗昙是当朝重臣,这姑娘不仅长得清秀,还能诗会画,俩人成亲那天,建康城的老百姓都说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小两口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甜。王献之在书房练字,郗道茂就在边上磨墨。夏天热得人冒汗,郗道茂拿团扇给他扇风;冬天砚台结了冰碴子,她就用袖子裹着手给捂化了。王献之写《洛神赋》那会儿,废了三百多张宣纸,郗道茂愣是没说过半句心疼。外人看着都羡慕,说这哪是夫妻,分明是神仙眷侣。 谁成想天降横祸。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守寡后,一眼相中了王献之。这公主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老爹是晋孝武帝,自己又深得宠爱,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听说王家公子为了抗婚把脚都烧瘸了,她倒好,带着御医直接闯进王府,说就算瘫在床上也得抬进公主府。 您猜怎么着?这事儿还真有内情。当年郗家犯了事,在朝中失了势。王献之他娘瞧着郗道茂娘家败落,早就动了换儿媳的心思。公主这么一闹,老太太顺水推舟,逼着儿子写休书。那天夜里下着瓢泼大雨,郗道茂抱着才三岁的女儿跪在王家祠堂,哭得嗓子都哑了。王献之握着笔杆子抖得像筛糠,眼泪把休书上的墨迹都晕开了。 后来坊间传得邪乎,说新安公主给郗道茂灌了绝育药。其实哪用这么麻烦?郗家女儿被休回娘家,族老们嫌丢人,愣是把母女俩赶出祖宅。寒冬腊月的,郗道茂带着女儿寄居在破庙里,靠给人缝补衣裳过活。那年头女子被休等于要了半条命,她爹气得吐血而亡,族里再没人敢接济她们。 王献之这边也没好日子过。公主府里规矩大如天,新安公主要他每日陪着吟诗作画,稍不如意就摔东西骂人。有回公主让他写《中秋帖》,他写着写着想起从前郗道茂研墨的样子,笔锋一颤毁了整幅字。公主当场把砚台砸他脸上,墨汁顺着下巴往下滴,倒像是流了满脸的泪。 要说最惨的还是他们那个女儿。小姑娘跟着母亲挨饿受冻,五岁那年得了风寒,郗道茂当掉最后一件首饰请郎中。药还没煎好,孩子就在漏风的草棚里咽了气。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建康城家家户户挂灯笼,破庙外头的月亮圆得刺眼。 王献之后来官越做越大,书法也越发精妙。可但凡有人夸他字好,他就躲进书房喝闷酒。有次醉得厉害,抓着管家直嚷嚷:"你们都说我的字值千金,怎么没人告诉我,当年那道休书才是最值钱的?"新安公主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丈夫总爱盯着自己的瘸腿发呆——那伤口早好了,结的痂却永远烙在心上。
1680年,康熙喝的醉醺醺准备就寝时,看到伺候自己宽衣的宫女颇有姿色,康熙便告诉
【4评论】【14点赞】
captor_456
胡说八道!两晋那会儿女人被休并不是多大的事!再婚也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士族的女性,更是无所谓!宋朝才有的程朱理学,明末才形成礼教,而只有满清时才有礼教盛行!汉武帝的母亲都是离婚后嫁给汉景帝的!晋也就是汉朝后面的朝代,对两性关系压根就不可能跟满清礼教盛行时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