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冬天,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传出一个消息:徐远举死了,死得突然,还挺蹊跷,有人说他是气死的,还是被沈醉“气死”的。 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人,到底干了什么,为什么最后落得个没人替他说话的下场? 徐远举,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曾是戴笠手下的红人,人送外号“军统三剑客”之一,要说他手上有多少条命,没人能说清。 光是他参与策划的三·三一血案,就有两百多人被秘密处决,那时候他三十出头,穿着笔挺的制服,腰里别着手枪,说话都带着杀气。 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在重庆、成都活动,负责抓捕和清除共产党地下组织。 江姐、杨虎城将军父子,包括不少年轻的地下党员,全栽在他手上。 他指使的那些特务手段极其残忍,用电刑、老虎凳、水牢……比地狱还狠,他嘴上挂着“国家安全”,实际干的,全是人命债。 1949年,徐远举没跑成,被俘,关进功德林后,他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进来的时候,他一脸不服,说共产党要“清算他”,但慢慢他发现自己确实罪行累累,改造的机会并不多。 其他战犯还指望着哪天能被特赦出去,他心里明白,自己这辈子大概没这个命。 他脾气大,特别冲,做缝纫活计被退货了,当场跟工作人员吵起来。 冬天里非要洗冷水澡,说是“解气”,结果洗完当晚高烧、昏迷,脑子里直接炸了。 第二天一早,人就没了,医生早就劝他别乱动,血压高得吓人,可他就是不听,说什么“我命我管”,其实是早就撑不住了。 这时候外面传言四起,说他是被沈醉气死的。 沈醉是谁?同样是军统要员,和徐远举当年齐名,三剑客里的老二。 沈醉早在1960年就被特赦了,出了功德林后写书、做讲座,日子过得比谁都风光,这一下把徐远举气得够呛,说白了,他不服。 他一直骂沈醉,说他“出卖兄弟”、“变节求生”,还当着众人面发飙。 1960年沈醉被宣布特赦那天,监所里搞了个简短的欢送会,徐远举代表大家发言,说什么“盼你早日恢复自由”,但私下他脸都黑了。 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回头就骂得狗血喷头,过了几年,其他战犯陆续被放出去,他还在里头等,越等越恼。 有一回他手里拿着木板凳,追着沈醉要打,喊着“你靠出卖我们出去了,凭什么?”还是宋希濂冲出来,把他俩拉开。 他没动手成功,气更大,从那以后,他一见沈醉就翻脸,有时候连吃饭都不在一桌,宁愿自己坐一边闷着。 但话说回来,沈醉能被特赦,确实是因为他“转化得快”,从关进来第一天,他就开始写交代材料,主动讲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承认错误。 这跟徐远举不一样,徐刚开始嘴硬得很,写个检讨都像交战书,一点悔意都没有。 等他终于放下脸开始写“我的犯罪实录”,已经晚了,他写得详细,把过去干的那些勾当全摊在纸上,特务怎么抓人、怎么刑讯逼供、命令是谁下的,都有记录。 资料被保存在功德林的档案馆里,至今还有研究者引用,但这些“积极表现”,也没能帮他获得赦免。 1973年1月,徐远举再次因为做工被退货,心态彻底崩了,他跟一个工作人员对骂半天,说自己不是机器,为什么总挑他毛病。 那天晚上,他不顾劝阻,脱了衣服在冰冷的水龙头下冲澡,边冲边骂,后来直接瘫倒在洗漱间。 战犯医院的医生过来看,说必须马上输液、降压,他死活不让,嚷着“老子活够了!” 第二天清早,脑溢血发作,人没抢救过来,尸检报告明确写着:高血压引发脑血管破裂,无外力致伤。 消息传出去,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是不是沈醉气的?”毕竟,这两人几十年纠葛太多。 其实,当时中央非常重视此事,周总理亲自批示,要求彻查死因,结果就是:身体病变+情绪失控,没有他杀,也没有所谓“气死”。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心理压力那么大,他也不会偏偏在那几天情绪爆发,做出极端举动。 有人问,为什么他一个军统头目会活得这么窝囊?其实,那种人最怕自己被遗忘。 他在监里没少抱怨,说自己是“功臣”,说“党国对不起他”,但现实是,他早就被时代甩下了。 特赦名单一波波下来,他的名字一个没上,越到后来越绝望,他甚至给家里写信,说自己“或许熬不到自由那天”。 相比之下,另一个军统老面孔,周养浩,就沉得住气,没打没闹,默默写材料,1975年特赦那批他被放了,后来去了美国,过平静日子,不再涉足政治。 再看沈醉,不但出了书,还登上电视,讲自己“从特务到公民”的过程,活得像个“改过自新”的典范。 而徐远举,成了功德林唯一一个没等来特赦就死掉的人,他的骨灰最后安葬在北京郊外,没多少人知道他是谁。 讽刺的是,他死后两年,国家宣布特赦所有在押战犯。 那时他要是多活一阵,也许真能出去,但对他来说,身体垮了,心也垮了,他早就没那份心气了。 他死的时候身边没家人,没战友,连沈醉也早就离开了。 他最后一句话,是护士听到他迷迷糊糊说的:“怎么他能出去,我不行?”没人回答他,他的问题,历史早就回答过了。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