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成为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突袭,东北军在“不抵抗”命令下撤出东北,短短4个多月,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失去家园。连同广袤土地和无尽资源一起落入日本人手里,还有东北军留下的大批武器装备和兵工厂。
1916年,张作霖正式控制辽宁一带,成为东北地区真正的掌权者。由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闯关东”以来持续增长的人口,张作霖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尤其是在1917年5月王永江就任奉天省财政厅长后,对东北地区的开发进入高潮。
在张作霖的治理下,1918年东北的财政收入1562万余元,支出1211万元,盈余350余万元。等到1920年底,张作霖不但还清了自己的内外债,库存还结余1100多万元。随着东北土地的开发,无数农作物也被生产出来,以大豆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出口,给张作霖带来了丰厚利润。东北出产的大豆、高粱、玉米、谷子等四大作物的年产量高达1500万吨,其中光是大豆就有500万吨。这些大豆的市场份额占了全世界市场份额的80%,可以说,东北大豆是中国一项极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因为“闯关东”的影响,大量的人口流入到东北地区,1930年,东北耕地面积已增加到2.38亿亩,年产农作物总量已经接近2000万吨。丰富的农产品直接让东北地区的人口有了爆发性增长,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3500多万。在充沛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下,作为一方军阀的张作霖又在与直系军阀等混战中,意识到奉军必须装备先进武器以及可靠的供应才能打胜仗,财大气粗的张作霖一声令下,奉军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了。
说到军队装备的现代化问题,旧中国的军阀是有发言权的。在当时的中国,各方军阀的武器装备极为混乱,许多部队做不到人手一枪,且武器来源复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帝国主义支持的中国各派军阀,经常变更自己的“金主”;另一方面则是混战中缴获的缘故,有的甚至弹药都无法通用。(待续)918事件东北军张学良张作霖维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