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内蒙古一对夫妻生下儿子不想要,连夜送给村里刚丧子的贫农:“这孩子你要

只言片语里 2025-04-23 12:40:53

1979年,内蒙古一对夫妻生下儿子不想要,连夜送给村里刚丧子的贫农:“这孩子你要吗?”对方如获至宝:“我要!我要!”没想到40年后男孩会让他泪流满面。 1979年,内蒙古草原上日子不好过,吃饱都难。46岁的董栋小刚没了两个儿子,媳妇也改嫁了,只剩他和老母亲苦熬着。就在他觉得活不下去了的时候,村里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太多养不起,把刚两个月大的男婴给了他。董栋小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接过来,取名叫董永在,希望他永远都在身边。 养孩子可不简单。董永在太小,吃不了硬东西,也不喝奶粉,饿得哇哇哭。董栋小心疼得不行,咬咬牙卖了家里唯一一头猪和大部分粮食,换钱请奶妈喂孩子。他每天起早贪黑,白天在工地搬砖,晚上运沙,就想让孩子过得好点。他自己省着吃,工地上只啃白饭,把菜留给孩子。工友劝他别太拼,他却说:“这孩子就是我亲儿子,看他长大我心里甜得很。” 董永在慢慢长大,董栋小拼了命供他上学。家里穷得叮当响,可董永在懂事得很,一个本子写所有作业,舍不得多用。董栋小发现了,悄悄去供销社干了两天活,换回一堆本子和铅笔。董永在学习好,奖状贴满墙,村里人都夸。董栋小累得病倒了,董永在放学后割麦、做饭、熬药,忙着照顾他。 初中时,董永在每天走6公里上学,鞋磨破了也不换,还安慰父亲:“走路锻炼身体,我好着呢。”高中时,校长看他家困难,免了学费和饭钱,他更努力学习,后来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里,他靠打工养活自己,还往家寄钱。 毕业后,董永在参军,从小兵干到上校,还读了研究生和博士。2011年,他在天津安家,把80岁的董栋小接过去一起住,照顾得特别细心。2019年,他调到军事科学院,申请带着父亲上班,领导被他的孝心感动,特批同意。从那以后,他走到哪都带着父亲,亲自管吃喝拉撒。 董栋小收养董永在后,每天早出晚归,汗水湿透衣服,就为了多赚点钱给孩子买奶粉和衣服。董永在小时候老生病,董栋小半夜背着他走十几里路去医院,用身体给他挡风。董永在上学后,放学就帮父亲干活,割草喂羊从不喊累。董栋小病重时,董永在守在床边熬夜照顾,眼里全是红血丝。参军后,他每次休假都回家看父亲,带回荣誉证书,董栋小看着就掉眼泪。董永在成家后,媳妇也孝顺董栋小,一家人和和美美。董栋小老了,董永在推着轮椅带他晒太阳,讲部队的事,父子俩的笑声传遍小区。同事都知道他有个“老父亲”,都佩服得不行。他们的故事上了新闻,感动了很多人,成了亲情的好榜样。 董永在用行动证明了养育之恩有多重,他们的感情比血缘还深。这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爱和责任能有多大力量。

0 阅读:1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