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他一人歼灭400多名敌军,立下赫赫战功,退伍后却因有关部门写错一个字

鉴史忆往呀 2025-04-23 14:06:39

抗美援朝中,他一人歼灭400多名敌军,立下赫赫战功,退伍后却因有关部门写错一个字,错失工作,苦干33年临时工无人相识,一直到银行上门讨债,这位老英雄才终于被人发现。 这位光荣的退伍老兵名叫蒋诚,他于1928年出生于合川县隆兴乡广福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穷苦的生活让他从小就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资本的压迫让他萌生了反抗的想法。 1949年,成都解放战争打响之后,21岁的蒋诚毅然决然的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军人。 在一次次艰苦的训练中,蒋诚的意志被磨炼的更加坚定,他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1950年,随着美国的战机入侵中国,蒋诚不禁握紧了拳头,那段屈辱的历史在他的心中再次浮现,于是他决定,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列强赶出中国。 蒋诚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加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队伍,带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奔赴朝鲜战场。 在朝鲜艰苦的环境中,蒋诚咬紧牙关,临危不惧,多次和敌人展开肉搏,他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副班长,又成为了班长,蒋诚所走的每一步都在诉说着,他在战场上的贡献。 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军远比二战时期还要密集的炮弹,蒋诚依旧勇敢的冲在最前线,他操纵机枪,成功打掉了敌人的重机枪,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竟然成功击落了敌人的一架战斗机,鼓舞了全军士气。 战斗过程中,蒋诚腹部不幸中弹,血流满地,他强忍疼痛,继续坚持和敌人战斗,一直到晕厥前,他都始终坚守在阵地上。 战斗结束后,蒋诚终于被医疗兵抬下战场,这才捡回了一条命,蒋诚也光荣的被任命为营机枪连的班长。 1954年,随着朝鲜的局势逐渐恢复稳定,蒋诚回到国内后,再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了农村建设中。 回来之时,他只带了五样东西,一套便衣、一双鞋袜、一条毛巾、一块肥皂和一些布票,在他的包裹底部,则是存放着几枚象征荣誉的勋章。 有人问他:“你要是继续留在军队中,肯定能过的比现在好,回来做什么呢?” 蒋诚却憨厚的笑笑,说道:“这里需要我,我就回来了。” 没过多久,蒋诚就投身到当地的建设中了,修铁路、养蚕、种地……蒋诚几乎全部都干过。 后来县里决定修一条从隆兴乡到永兴乡的路,可是修路给的钱是固定的,也没有报酬,根本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件事。 蒋诚便主动牵头,开始修起了这条不被看好的路。 为了补上这笔钱,蒋诚特意到银行中贷款,才终于凑够了修路的钱。 多年来,这些贷款一直都是蒋诚一个人在还,虽然从来没有抱怨过,可是还了8年后,蒋诚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无力继续偿还贷款,只好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儿子。 1000块钱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小数,蒋诚的儿子还是省吃俭用3年才勉强存下来一些,准备和女朋友结婚用的。 得知父亲的困境,他毫不犹豫将钱拿给了父亲。 在前往银行偿还贷款的时候,工作人员看着蒋诚的名字,怎么看怎么熟悉,他们翻看了《革命军人立功喜报》之后,才知道蒋诚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的出色表现。 原来早在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政治部就颁发了一等功给他,结果因为把“隆兴乡”写成了“兴隆乡”,送到地方之后迟迟没有人接收,便一直搁置了。 多年来中央一直在寻找蒋诚的下落,如今终于找到这位老人,当地政府立即为其办理了退休,而蒋诚的功绩,也再次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