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25日,西安事变之后,周恩来受到张学良等人的邀请,要前往南京和蒋介石等人谈判。 与周恩来同车出发的,还有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4名警卫员、1名记者以及警卫班战士,共计25人。司机和周恩来坐在驾驶室,其余同志坐在车厢里。 这天,周恩来一行人从延安出发,车行50里,来到甘泉县崂山北麓一处隘口。 此地山围三面,形如簸箕,树密林深,素少人烟。这会儿,四下都静悄悄的。崂山是陕北名山黄龙山的余脉,古来就是用兵之地,十分凶险。 当周恩来的车队行驶到崂山北边的湫沿山时,突然,只听“啪”的一声,打破了车上的寂静; “什么声音?”警卫员立刻瞪起眼睛问道, “好像是鞭子的声音,或许是放羊的?”有人回答 “这里荒郊野岭的,怎么能有人放羊?” 话音未落,便听到四周的枪声犹如雨点般袭来。四周所有的子弹都指向了一个目标——坐在驾驶室里的周恩来。 “快,先冲出去!”枪声不断从两侧响起,周恩来立刻指挥驾驶员开车。司机听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即加速向前。 可四周的火力太过于密集,坐在前排的司机瞬间被子弹打穿了胸膛,鲜血染红了卡车的挡风玻璃的同时,也彻底断绝了一行人坐车迅速离开的可能。 失去了驾驶员的卡车停了下来,对敌人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枪声如雷四起,密集而猛烈,孤零零停在山间小路上的卡车,此刻像一个活靶子,成为四面八方子弹的共同目标。 “保护周副主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坐在前排的陈友才突然向身后的警卫战士们扯开嗓子大喊:“右后方的树林没有敌人!你们快带着周副主席撤退!” 周恩来立即跳下卡车,用一块大石头作为掩体,指挥战士们还击。 这时,四周的火力立即转向,对准了陈友才发起猛烈进攻,原来,陈友才一直穿得和周总理一样的正装,带着帽子,再加上俩人神形俱似,敌人们就认为他就是周恩来,可由于陈友才一直在车子的前排,所以在袭击发生时,双腿就被子弹击中。无法动弹的陈友才一面指挥部分战士在汽车附近顽强还击、牵制敌人,一面组织人员奋力掩护周恩来边打边撤,为周恩来等撤退赢得了时间。 陈友才一边学着周恩来的口音,指挥着警卫战士们进行反击,一边反击作战,他早已做好了为党的事业牺牲的准备。 痛觉,似乎没有了;视死如归的陈友才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军装早已被自己的鲜血染成了深红色。然而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像座山一样屹立不倒,任凭敌人的子弹打在自己的身体上,顽强地用肉体之躯吸引着敌人的火力。 “赶快突围,迅速撤退!”周恩来下达命令,可因敌我实力太过悬殊,为了掩护周恩来的陈友才等11位警卫员全部壮烈牺牲,仅有四名生还。 敌人拥了上来,他们在倒在血泊中的陈友才大衣里找到了写有“周恩来”字体的名片。这让敌人大喜过望,便用刺刀对着地上的陈友才同志连捅了20多刀,鲜血染红了一旁的毛毯;树林再次安静下来,一切又回归了平静。 当骑兵连的增援赶到时,地上只有烈士的遗体,还尚有余温的鲜血。最后把他随身携带的一条毛毯交给了周恩来,这个毯子上血迹斑斓,也有不少刀痕,周恩来接到毛毯的时候,泪流不止。 这伙敌人是由国民党内企图破坏国共二次合作的顽固派操纵的土匪,有130多人。他们处心积虑妄图破坏延安苏区的党和群众组织,暗杀党政领袖。1937年和1938年春,我保安机关先后捕获了这伙匪徒,予以处决。而陈友才等21位战士的英勇牺牲,为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和一名警卫战士成功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战机。 周恩来脱险后,毅然前去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合作事宜,为停止内战、全面抗日作出巨大贡献。 多年后,当周恩来总理回忆自己的一生时,他说“陈友才同志死得很英勇。我一生遇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要把牺牲的同志姓名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1937年4月25日,西安事变之后,周恩来受到张学良等人的邀请,要前往南京和蒋介
平原隐者吖
2025-04-23 15:44:3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