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2020-2022年间,一家大型粮企租用的粮库内,近

小娅说知识 2025-04-23 18:13:52

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2020 - 2022年间,一家大型粮企租用的粮库内,近万吨玉米竟被偷卖。粮商与驻库员勾结,在粮食出入库环节疯狂造假。   2024年4月22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河北一粮库近万吨玉米不翼而飞,事件一发生便引起广泛关注。   调查发现,在2020年,河北一个粮企租用山海关区四个粮仓,并且与一位姓郭的商人进行秘密合作,再从旗下公司买粮食,再把粮食卖给粮企。   姓郭的商人还勾结了同伙,他让其他岗位的张某、勾某、侯某、赵某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违反处理,在粮食进来后,在院子里进行反复的测量过磅。   用许多方式来制作各种假象,例如让司机不断的上下车进行变换重量,还有通过车上站多一个人改变车辆重量。以此制造假象,制造多辆车进入的场景。   为了不让监控看到,还让人用手来变换不同的监控角度,在之后在进行手动填写不同车牌号,一车多次进行虚假的入库。   就这样,他们送往粮企系统的表格是假的,送往姓郭的商人那里的才是真实的。   到了后期,他们便开始实行什么时候缺钱便什么时候拉出去卖一点粮食,将粮食擅自出库,套取大量的现金。   经过调查发现,姓郭的商人通过变卖粮食获利2500多万元,驻库员获得了5万元的好处费,还有其他岗位的三个获得了几千元到一万的工资。   最终,他们被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法院公平处理此事件。   这件事,也暴露了粮食监管的不合格,如果粮食监管局在之前便严格管控,便不会出现如今的情形。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不少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说:“粮仓本应是粮食的 “保险箱”,结果成了硕鼠的 “提款机”,必须彻查!”   还有的网友提出建议:“建议给粮库上地磅,做到智能终端管理测重数据的透明化。”   更有网友气愤的说道:“内外勾结偷卖近万吨玉米,这胆大包天的操作,就该让他们牢底坐穿长长记性!”   (信息来源:华商报)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小娅说知识

小娅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