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民日报报道还不够!”真是没想到,95后的年轻科学家“庞众望”,刚和5纳米芯片"死磕"出成果,获得上百万奖学金后,他转头就干了件超硬核的事! 不愧是未来国家的希望,95后的一颗新起之星,被人民日报报道还不够,庞众望在一次,以最亮眼的方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对于庞众望,想必大家都早有耳闻,他在央视节目上凭借一句。“不要把我们的使命,留给下一代,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让他广受大众好评。 如今,庞众望又在5纳米芯片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因此获得了国家和清华大学不少奖学金以及补助。 庞众望的家庭十分贫困,本以为他会用这笔钱,来好好的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然而,没想到,庞众望竟然会将这笔奖学金,全部捐到山村之中,去帮助那些因为资金,而上不起学的苦命孩子们。 很多人都不理解,庞众望明明自己的生活还过不好,为什么还能想到去帮助其他人呢? 这就不得不提起,庞众望的性格了,从小,他就是家里面的顶梁柱,在他三岁那年,就已经在学着做家务,照顾父母。 因为庞众望的父母患有残疾,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他,养成了一个憨厚老实的性格。 但是家里面的情况,却又令庞众望不甘趋于现状,因此迫切的想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了能够拥有上学的学费,庞众望每天早出晚归,在学习的期间,也不忘在学校捡废品,在野外拾垃圾。 一毛两毛的废品钱,终于凑够了他高中的学费。 庞众望把握机会,在高中,一跃以684分的成绩,再加上自强计划,足足达到了74分。 引得清华大学的校长亲自上门拜访,只为了看一看这位出身寒门的贵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在进入大学后,庞众望依旧没有骄傲,每天省吃俭用,将全部心思全都放在了科研上面。 白馒头配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即便他的手里面有钱,他也会第一时间打给家里。 慢慢的,庞众望和自己的同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家专利,最终被央视邀请上台演讲。 而庞众望,也因此被大众们评价,是第一位95后燃起的新星。 走进了人们心中的庞众望,最近又因为捐款的事情,在一次的让他被人高看一眼。 就像网友说的,自己淋过雨,知道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所以他想要尽一份力,来帮助那些曾经的自己。 要说钱对于旁人或许很重要,但是对于庞众望而言,远没有报效国家的信念重要。 庞众望将自己的奖学金,全部支援到了山区,帮助137个孩子,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和改变命运机会。 而自己 ,一如既往的啃着馒头,吃着榨菜生活,截止到至今,庞众望已经积累捐款上百万的助学金了。 正是这样一位不到30岁的95后小伙子,却让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很喜欢庞众望的一句话“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代,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这句话,我们仿佛能从庞众望的身上,看到那些已经逝去伟人,以及那些为中国开创太平盛世的英雄。 像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这样的前辈,他们正是完成了那一代人的使命,才能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平安定。 而庞众望,能有如此想法,无愧为95后燃起的新星,也无愧国家的培养和支持。 前辈们迟早有离开的一天,而中国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正需要像庞众望这样的人出现。 他们或许如今还很年轻,但在未来,绝对是能撑起一片天地的人物。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待庞众望的呢?认为他是否为95后的骄傲呢? 信息来源:新京报评论2025年4月19日《“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庞众望“不负众望”|新京报快评》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教皇方济各不为人知的8件事:1.年轻时做过夜总会保镖青年时期的方济各在阿根廷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