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9月),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首提“先行厘定官

历史小破 2025-04-24 09:57:44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9月),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首提“先行厘定官制”,一场牵动帝国命脉的制度变革由此发端。这帧摄于紫禁城懋勤殿外的合影,定格了十四位官制编纂大臣的集体影像——他们既是旧王朝的柱石,亦是宪政改革的操盘手,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留下了意味深长的身影。 十四人分两排肃立,前排为中枢要员与地方督抚,后排多为六部尚书,领衔者载泽(照片中镇国公)虽未列于显要位置,却是实际主导者,其右侧的袁世凯(直隶总督)目光直视镜头,左侧的瞿鸿禨(军机大臣)则微垂眼睑,显露出清流领袖的审慎,与袁世凯的锐意形成对照。 自左往右,上排:左都御史寿耆、大学士世续、直隶总督袁世凯、学部尚书荣庆、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瞿鸿禨、礼部尚书戴鸿慈; 下排:户部尚书铁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刑部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吏部尚书奎俊、两江总督端方。 次年(1907),官制改革方案出台,虽废除六部、设立责任内阁,却因“皇族内阁”的诞生沦为闹剧。照片中的十四人,最终走向不同命运: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免,端方在四川保路运动中被杀,瞿鸿禨遭奕劻弹劾罢官……这帧看似庄重的合影,实则成为清王朝“改革亡朝”的预言——当旧官僚体系试图自我革新时,历史的惯性早已埋下了崩塌的伏笔。

0 阅读:12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