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3月18日,杭州,男子半夜紧急送妻子就医,5岁女儿无人照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110求助,本以为会被拒绝,不料,民警的一个举动却暖化了网友们的心!网友:有困难找警察,这就是中国警察的温度! 深夜的杭州余杭,春雨裹挟着寒意冲刷街道,29岁的程序员陈明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抖,副驾驶上妻子苍白的脸色被路灯映得愈发憔悴。 车载导航显示距离浙大二院还有8.7公里,后视镜里5岁女儿彤彤含泪挥别的小手却让陈明心如刀绞,当妻子突发急性胰腺炎瘫软在沙发时,这个平日沉稳的IT男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取舍:送医刻不容缓,但留女儿独处他不放心;等待救护车则可能延误抢救黄金时间。 这个两难局面在杭州并非孤例,根据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数据,2024年全市共接到类似求助警情247起,其中89%发生在医疗急救场景,正是基于这样的民生痛点,余杭分局在年初升级了“护苗行动”机制——当家长因突发状况无法照看未成年子女时,可向警方申请临时监护支援。 23时17分,仓前派出所辅警王磊敲响陈家房门时,彤彤正抱着玩偶蜷缩在沙发角落,这个刚在幼儿园学会写“110“的小姑娘,此刻却怯生生地问:“警察叔叔,我是不是做错事了?”王磊蹲下身平视孩子的眼睛:“彤彤是勇敢的小卫士,帮爸爸保护妈妈呢。” 这个雨夜的值班室因小客人的到来变得生动,女民警李婷翻出女儿的同款画笔,在接警台上铺开画纸;刚处理完交通事故的副所长张勇,变魔术般从储物柜掏出珍藏的奶糖;就连办案区的折叠床也被临时征用,铺上了从民警宿舍拿来的卡通床单。 监控画面显示,凌晨1时03分,彤彤在女警哼唱的摇篮曲中沉沉睡去,手里还攥着民警手绘的“平安小卫士”徽章。 这场温暖邂逅的背后,是杭州警方深耕五年的未成年人守护体系:全市派出所设立“护苗岗”,配备儿童应急物资箱;每季度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专项培训;与卫健委建立信息互通平台,急救车辆优先接送临时监护家庭。 这些举措与3月10日上城公安找回骑行3公里男童的“不见不散”机制、地铁公安的“五分钟寻人圈”形成立体防护网。正如余杭分局局长沈晓斌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我们不仅要守住正义的底线,更要托起民生的温度。”[浮云]
2023年,浙江杭州,一女子在丈夫患病住院期间与别人发生关系,几个月后,丈夫去世
【50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