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过这一次川普的关税战后,先上结论:
1、甭管他会不会滑跪——恢复两国贸易正常化
2、也甭管他以后会不会再来——不用问:肯定会再来
3、更别管他会不会再次发动自杀式袭击——这没意义,就算不是这次如般的全屏秒杀,他就是随便动动刀子(总之是关税大棒),不管打哪,都是损害,对全世界都损害
基于以上3点,我方有必要准备一条退路,如下3点:
1、全产业链的退路——大而全总是好的,但万一不是全都能用得上呢?
2、天量产能的退路——还有没有必要总是保持这么高的产能?万一又被拒绝呢?
3、全球产能布局的退路——不要搞一家独大,要利益均沾。
以上3点,都是围绕一条退路,即:不进则退的“退路”—— 一种务实的选择。
你不喜欢美国也罢,你鄙视美国也罢,但你无法否认,在贸易利益,至少现在美国确实还是不可替代的——全球如是,不光我们。
所以,川普把关税大棒搞起来以后,他的1.0时代结束时,继任的民主党并没有因为反川和两党之争就把关税武器给一起树起来反对,相反,继续搞贸易壁垒,继续搞逆全球化(只是民主党更聪明罢了)。
OK,总的要领,用人话来说就是:万一买家耍赖,不要货了。
就会产生2个直接的问题:
1、我全产业链是不是有点多过头了?(用不上啊)
2、我超强+超大+超高产能是不是有点跟不上节奏了?(消耗不掉,太多了)
所以,“退路”此时不要再被视为是一种什么狗屁“殖人观“,我这是在提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别给我扣帽子。
全产业链其实和全球产业布局,大体上是一回事,还是那句:
大+全,但你要能全用得上,基本用得上,要是不一定用得上,就成了负担了——实实在在的成本。
比如说,为了规避关税或其它贸易壁垒而出海“抢出口”所建立的工厂,就是产业链布局的一部分。
现在,来到川普2.0,这招也不好使了,虽然这次川普最终是要服软的,但这不代表他会放弃关税或不打贸易战——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的,不大打不=不打,毫无疑问:
继续打+小打为主/时而大打,都会是他可预见的调整策略。
因此,中国老祖宗讲的智慧:不进则退——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上人话,第一条建议:
1、现阶段,国际产业布局要开始作减法,减量减输出。
第二条建议:
1、产能减产——减量减单
这个问题很现实,你看,停泊在中美两国港口的中国货轮,上面的货物那是白花花的银子——都是钱,是工厂老板挣的企业本命钱,是中国工人付出的血汗钱。
卖不掉,就只能烂掉——纯亏。
转口到别的地方现在也到处被堵,前几年能在墨西哥、加拿大、澳洲等“美国税战不动国”里转出去。
这会儿不行了,而现在川普2.0,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眼看也快不好使了 。
所以,减产当然不是“殖人观”——别为了反川普而学川普,他就是一个只会硬来的蛮人。
咱们中国是文明国家,中国企业是文明企业,不能学他的。
先减了再说,保证企业能活下去,保证不发生资产运营的危机,保障工人的饭碗不发生企业诚信危机。
这才是当前最现实+未来不短的日子里最重要的。
我们的斗争态度是“奉陪到底”——但这毕竟是最高层面,企业首要的任务还是:
经营,即:生存。
先做好自己的事业,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事。
减下来,少接点单,避免触发风险贸易,是务实的。
-------------------全结论:
个人认为,未来的世界不能在国际贸易上继续以”做多为师“——输出自己的全产业+高产能。
尤其是:不要再高调的强调自己最全最多最强——全世界都在搞壁垒。
这也不是啥阴谋论,全球经济萎缩,大家的钱包都是在缩水的,都想着先自保。
继续输出,怕多少是很不合适了。
准备好一条退路——有,但我不一定要用。
再强调:我得有,好吧,不是说非得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