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0年,晋武帝回光返照,从病中苏醒,见车骑将军杨骏任人唯亲,独揽大权,气愤地说:“朕还没死,你竟敢如此放肆?”随即,晋武帝让中书省草拟诏书:召汝南王进京,与杨骏共同辅政…… 公元290年,55岁的西晋皇帝司马炎陷入重病。 得知此消息后,宫廷中一位名叫杨骏的重臣迅速调换了内宫的侍卫,严禁任何亲王或大臣前来探视司马炎。 杨骏通过篡改司马炎遗留下来的诏书,随意填写了亲信的名字,并加盖了皇帝的玺印。 然而,司马炎突然苏醒,他四下打量,发现身边没有一位熟悉面孔。 司马炎怒斥杨骏,命令汝南王司马亮前来见面。 然而,杨骏并未执行司马炎的命令。 他指示皇后杨氏召见了何劭和华翼,传达司马炎所谓的“遗旨”,即任命杨骏为太傅,掌握中外大权。 同时,杨皇后迫使司马亮前往许昌就任,尽管临终的司马炎屡次询问是否见到了司马亮,却始终得不到回应。 最终,愤怒的司马炎因心火攻心而暴死。 司马炎,他早年在父亲司马昭的悉心培养下,逐渐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源。 司马昭曾意图立司马炎为继承人,但因为司马炎的性格显得过于谨慎,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成为了司马昭的首选。 然而,司马炎的亲信和大臣们却在暗中支持他,使得司马炎最终脱颖而出。 264年,司马炎正式成为晋国的太子,而后继位为晋王。 继位之后,司马炎逐步削弱曹魏的政治基础,最终篡夺了魏朝的政权。 他在位期间进行大规模的封王,建立了诸王制度。 然而,地方诸侯的势力逐渐膨胀,导致了中央政权的衰。 279年,司马炎带领晋军大举进攻东吴,吴主孙皓被迫投降。 司马炎也因此被视为开国大帝。 然而,司马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治下的腐化。 他对前魏皇帝曹奂等降臣的待遇极为宽厚,自己的朝廷权贵们沉溺于享乐。 此外,早在他称帝之后,他便将太子之位授予自己的长子司马衷,然而司马衷却是个性格懦弱、智力平庸的王子。 尽管司马炎心中有过废掉司马衷的念头,但杨艳始终支持自己的亲生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并不断劝说司马炎放弃更改继承人的打算。 283年,司马炎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沉迷于酒色的他失去了管理国家的精力和能力。 许多朝臣对此深感忧虑,尤其是和峤与卫瓘等人。 和峤在上奏中提到,司马衷不像古代贤明的帝王那样淳朴和能干。 卫瓘则直接表达了对太子能力的怀疑。 司马炎这些话后,为了试探太子的能力,他通过派遣使者将密封的文件送到太子宫中,希望通过这些文件来考察司马衷处理政务的能力。 然而,司马炎未曾料到,贾南风收买了宫中的小太监张泓。 张泓为太子草拟了回答的文件。 司马炎对答复大感惊喜,甚至在宴会上将太子的手稿呈给卫瓘。 司马炎在位期间,他对弟弟司马攸极为倚重。 司马攸的才智远超当时的许多朝臣,甚至在司马炎心中,司马攸是一个足以支撑其儿子司马衷的良好保障。 然而,司马炎的晚年未曾听取司马攸的劝诫,并在朝中大臣荀勖的暗中挑唆下,将司马攸驱逐出京。 荀勖担心,若司马攸继续留在洛阳,未来可能会威胁到自己及家族。 司马炎听信了荀勖的谗言,最终将司马攸赶出洛阳,甚至在司马攸因病急需安养时,仍对其不予怜悯,致使司马攸因病在途中去世,年仅36岁。 司马攸死后,朝中一度陷入了权力真空。 在司马炎临终时,朝中无人能够给予他足够的支持。 杨骏在司马炎病重期间,将司马炎的亲信侍卫更换,并通过诏书插入自己的亲戚,巩固自己的权力。 而与之相对,司马亮等人却在司马炎病重期间未能果敢地介入。 290年,司马炎去世,享年55岁。 尽管他在位期间推动了许多重大改革,但死时仅剩杨骏一人掌握实权。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继位,但并没有实权,而深受宠爱的皇孙司马遹也在宫廷斗争中遭遇了不幸的结局。 杨骏也没能善终。 晋惠帝时期,杨骏掌握着政权,而贾皇后则暗中联合司马亮、司马玮等人策划反击。 二月时,司马玮和司马允进入京城,联合起草诏书,指控杨骏谋反。 杨骏迟疑不决,未能及时采取行动,最终被宫中士兵包围并杀害。
公元290年,晋武帝回光返照,从病中苏醒,见车骑将军杨骏任人唯亲,独揽大权,气愤
爱吃凉拌菜
2025-04-24 16:48:07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