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地下党员傅有智被捕后誓死不屈,敌人朝他连开五枪,本以为他已毙命,谁知

雾里看花水中 2025-04-24 22:39:53

1930年,地下党员傅有智被捕后誓死不屈,敌人朝他连开五枪,本以为他已毙命,谁知深夜一场雨竟将他从昏迷中惊醒!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翻开1930年的《闽南日报》,一则醒目的新闻标题被人用红笔划去:共匪傅有智伏法,这份尘封多年的剪报,揭开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革命传奇,当时的报社记者在笔记本上留下一段未刊发的文字:暴雨倾盆的深夜,刑场竟传出诡异的响动,巡逻队发现少了一具尸体,现场只余斑斑血迹,印证着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弹五次的革命者,在死神门前走了一遭。 厦门港渔行口的老船夫陈阿福,或许是这段历史最早的见证者,那个雨夜,他在港口避雨时发现了一个血迹斑斑的身影,起初他以为遇到了鬼魅,直到那人微弱的呼吸声传来,顾不得细想,他将这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拖进了自己的小船,借着闪电的微光,他看清了对方身上狰狞的伤口五处枪伤,却奇迹般地都未击中要害。 鸿山石洞成了这位死而复生者的临时庇护所,陈阿福冒着生命危险,在暗夜中穿行于岸防哨卡之间,为伤者送去药品和食物,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救助的正是被通缉的共产党员傅有智,这个秘密,老船夫封存了大半辈子。 地下联络员老周的回忆,为这段历史填补了更多细节,在一家偏僻的棺材铺里,他接到了一个死人,那是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重逢,傅有智展示了他的伤疤,那些被雨水浸泡发白的弹痕,见证着他与死神的博弈,组织上原本都准备为他举行追悼会,谁能想到,这个烈士活生生地站在了眼前。 借着死人的身份,傅有智在白色恐怖中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他带领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甚至率先将自家田地的租金全部免除,敌人的通缉令上贴着他的照片,可那张青涩的证件照反倒成了最好的伪装,没人会相信,这个昂首阔步的瘸子,就是通缉令上的亡魂。 1933年8月,傅有智被推选为官桥区苏维埃主席,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展开,王观兰,这个假意投诚的民军头子,用一纸会议通知,将傅有智等十二名同志引入了青云楼,这座楼,成为了革命者的最后困境。 凤冠山的枪声,终结了这个年仅二十二岁革命者的生命,处决前,有人看见傅有智摸了摸左肩的旧伤疤,那里还留着三年前第一次处决时未能取出的弹片,两次赴死,他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如今,凤冠山纪念碑上的五颗弹孔浮雕,静静诉说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傅有智的传奇,不仅仅在于他从死亡线上的奇迹生还,更在于他将劫后余生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革命事业,他在暴雨中重获新生,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从厦门港的石洞,到安溪的农村,他的足迹印证着一个革命者的执着与担当。 时光荏苒,当年惊心动魄的往事,如今只剩下史册上的只言片语,但每当暴雨降临厦门港,老一辈人仍会讲起那个雨夜的传奇,一个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革命者,如何在命运的重压下,走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道路,那五颗子弹没能带走他的生命,反而铸就了一个不朽的革命传奇。 这便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印记,一个关于信念、勇气与奇迹的真实故事,傅有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革命者,能够战胜死亡的威胁,在看似绝境中开辟出新的道路,凤冠山纪念碑上的五颗弹孔,永远记录着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诉说着一个年轻生命为信仰献身的动人故事。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1-05-08 傅有智烈士:他把两次生命都献给了党

0 阅读:0
雾里看花水中

雾里看花水中

雾里看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