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23日,东北雪林里,杨靖宇壮烈牺牲,这位抗联英雄倒在了抗日的最后战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25 09:40:56

1940年2月23日,东北雪林里,杨靖宇壮烈牺牲,这位抗联英雄倒在了抗日的最后战场。可就在当晚,通化县的日伪军据点内,叛徒们却欢天喜地摆起了庆功宴。请客的是张奚若,他亲手射杀了杨靖宇,换来日本人30块银元的赏钱。宴会上,他还得意地吹嘘,自己把机枪藏在树杈间,一枪干掉了杨靖宇。 杨靖宇,这个名字在东北抗战史上如雷贯耳。他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确山县一个穷苦农家。小时候,他就聪明过人,13岁考进县里最好的小学,1923年上了开封纺织工业学校。在学校里,他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看到国家被军阀混战搞得破败不堪,心里憋着一股火。1925年,他加入共青团,开始投身革命。1927年,他正式成为共产主义者,从河南到东北,一路干地下工作,组织农民起义、工人运动,点燃了不少革命火苗。 1932年,杨靖宇被派到东北,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那时候,日本侵略者已经占了东三省,东北老百姓苦不堪言。他带着任务,跋山涉水到了白山黑水的林海深处,联络义勇军,整合队伍,建起了东北抗日联军。他当过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后来升到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带着部队跟日伪军死磕。在那种物资短缺、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他靠着聪明才智和硬骨头,指挥部队打得灵活又狠辣,多次以少胜多,让日本人吃尽苦头。他的部队不光打击敌人,还鼓舞了东北人民,让大家看到抗战的希望。 杨靖宇不是光会指挥的领导,他跟战士们一起吃苦,带头冲锋。他常跟部队讲,要为民族解放拼命,说:“只要咱们不放弃,日本鬼子早晚得滚蛋!”在他的带动下,东北抗日联军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了民族的尊严,他和战士们洒下了热血,把日本人吓得睡不好觉。

可就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队伍里出了叛徒。张奚若本来是抗联第一师师长程斌的手下。程斌这人,母亲被日本人抓了,他就投了敌,还拉走115个抗联战士。张奚若这个号称抗联第一射手的家伙,也跟着叛变了。程斌带着日本人,端掉了杨靖宇70多个密营,还搞了个“程斌讨伐队”,专门对付抗联,把杨靖宇逼得走投无路。张奚若在这时候,成了最直接的凶手。 1940年2月22日,杨靖宇在蒙江县的雪林里,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那天,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多度,他遇到四个上山砍柴的村民:赵廷喜、孙长春、辛顺利、迟德顺。因为日本人禁止上山带粮食,杨靖宇饿得不行,又冻僵了一只脚,急需一双鞋。他跟村民说:“我是抗联战士,麻烦你们回去拿点吃的,再带双棉鞋。”赵廷喜劝他投降,说现在投降不杀。杨靖宇一口回绝:“要是中国人都投降了,还哪有中国?”结果,赵廷喜回去路上碰到个汉奸李正新,抢先告了密。后来才知道,另外三个村民根本没想举报,他们说杨靖宇有枪还能忍住不抢东西,是条汉子,咋能害他呢? 没多久,日伪军大部队围了过来。杨靖宇躲在地窝棚里,光着一只脚,在雪地里跑了20多里。到2月23日下午4点,他在蒙江县三道崴子实在跑不动了。伪通化警务厅的岸谷隆一郎亲自喊话,劝他投降,还许诺高官厚禄。可杨靖宇用子弹回答,战斗到最后一刻。牺牲后,张秀峰被叫来认尸。这家伙是杨靖宇最信任的人之一,却也叛变了,远远点头确认。日本人剖开杨靖宇的胃,发现里面没一点粮食,全是树皮、枯草和棉絮。连日本人都被震住了,岸谷隆一郎竖起大拇指,说:“杨是大大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那天晚上,张奚若在通化县摆了庆功宴。他亲手杀了杨靖宇,拿了30块银元,宴会上还吹嘘自己枪法准,把机枪藏树杈间干掉了杨靖宇。这家伙得意得不行,可这短暂的嚣张,换来的却是历史的唾弃。 杨靖宇的事迹传开后,全国人民都悲愤不已。他的牺牲激起了更大的抗战决心。1945年抗战胜利,政府为他开了追悼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第二年,蒙江县改名叫靖宇县,就是为了永远记住他。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马尚德,用生命写下了抗击侵略的壮歌。他的精神像火一样,照亮了后来的中国人,告诉大家:民族的自由和尊严,值得拼尽全力去守。 再说那些叛徒的下场。张奚若这家伙,杀了杨靖宇后没得意多久。抗战胜利后,人民政府清算叛徒,他被抓进监狱。法庭上,他低着头,啥也不敢说,最后在人民的怒骂声中被处决。张秀峰更可恨,他是杨靖宇的义子,却出卖恩人,带走抗联的钱和情报,让杨靖宇陷入绝境。胜利后,他想躲起来,可历史不放过他,罪行暴露,被抓回来判了死刑,落得个臭名昭著的下场。 这些叛徒的下场,真是让人感慨。杨靖宇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的希望,而他们却为了点小利,把灵魂卖给了敌人。历史证明,背叛从来没好结果,忠诚才是正道。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