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部分人不会深度学习
为啥要深度学习?
因为浅尝辄止的学习只是皮毛功夫
如果想真的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精进认知思维,就必须往深了学
会深度学习的人,学习任何东西,都能很快上手,并且做到还不错的地步
可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掌握之后就相当于开挂的能力
·
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两个点
第一,主动
先说说被动学习,最典型的就是传统教育方式:上课听讲
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我接收了,这是被动学习
那什么是主动学习呢?
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先生有一套超厉害的学习方法,简称“费曼学习法”
(他还有一本书,《别闹了,费曼先生》,推荐)
费曼学习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把你正在学的内容讲给一个完全没学过这方面的人。如果这个人听懂了并学会了,那就证明你是真的会了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有点像白居易改诗
“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白居易的诗歌理念是——每写完一首诗,就念给路边的老妇听,说你要是听不懂我就改,改到你能听懂为止
主动学习也是一样的,包括预习,复盘等一系列你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
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你学到的东西,不能照搬书上的或者别人的话
只有当你能毫不费力地讲清楚时,就是真正把这个知识纳入到了你的知识体系中
·
第二,输出
很多人看书,看完书就不管了,等过一阵子再回来,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变得陌生了,跟没看过一样
有一句鸡汤是“虽然你忘了看过的书,但它已经融进了你的灵魂里”
啊不,我想说,如果一本书看完之后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是真的白看哇!
所以我非常推荐所有看书的人,每看完一本书都写一写读后感(相当于论文综述)
读后感没有固定要求,没有字数限制,不知道怎么写读后感的话,可以写写你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评价…都可以
重要的不仅是你写的内容,更是你写的过程,它让你不得不开始思考
当你思考得越多,你的输出就会越来越顺利
我现在基本上每看完一本书,都会简单写一段话,如果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就会写一篇长文章
保持输出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以后就不用重新翻我看过的书了,只要去看看我当时的读后感,我就能想起来了
·
总之,学习是一门技艺,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熟练,就会事半功倍
祝大家都学有所成!
📝:庄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