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陕西咸阳农民老高锄地时,无意中挖出一匹52斤重的大金马,他见四下无人,就地掩埋,而这一发现揭开了2000多年前的一段秘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秋天,陕西咸阳的田野沐浴在金色阳光下,农民老高挥舞着锄头,忙碌地翻整土地,突然,锄头触碰到一块硬物,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老高蹲下身,拨开泥土,一道刺眼的金光映入眼帘——一匹金光闪闪的马雕塑赫然出现在土中,约有52斤重,造型栩栩如生。 他心中一惊,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迅速将这“金马”掩埋回去,并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树枝做标记,当晚,老高与妻子彻夜难眠,隐约感到这不是普通物件,可能是珍贵文物。 第二天清晨,他们赶到县文物局报告此事,这一偶然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件西汉国宝的面纱,还牵出了20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秘闻。 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匹“金马”并非纯金,而是西汉时期的鎏金铜马,表面镀有一层金箔,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出土地点位于平阳公主墓葬区,这件铜马正是她的陪葬品,鎏金工艺在当时极为先进,铜马通体金光闪耀,马鬃、马蹄的纹路清晰可见,展现了汉代手工业的巅峰水平。 更引人注目的是,马身装饰融合了中原的规整风格与西域的奔放纹样,宛如汉代文化交流的缩影,这件文物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承载了汉武帝时期对外开放与军事扩张的历史记忆。 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嫁给了大将军卫青,地位显赫,当年,她出嫁时,皇太后特意命人打造了这匹鎏金铜马作为陪嫁,既彰显皇家气派,也象征公主的尊贵身份。 公主墓葬的防盗措施极为严密,设有流沙层和暗弩机关,若非老高这一锄头恰好挖到陪葬坑外围,这件珍宝可能仍在地下沉睡。 考古学家还在铜马腹内发现一块玉牌,上面刻有工匠姓名和制作年月,与《汉书》中记载的平阳公主婚期吻合,宛如历史的精准注脚,这匹铜马不仅是太后的祝福,更承载了西汉皇室的荣耀与威严。 鎏金铜马的背后,还隐藏着汉武帝对汗血宝马的执着追求,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宛国汗血宝马的消息,这种马日行千里,汗如血色,耐力非凡,是组建骑兵的理想战马,汉武帝心动不已,命人铸造一匹纯金马,携重金前往大宛国求购宝马。 不料,使臣贪心作祟,竟以鎏金铜马冒充纯金马,大宛国王识破骗局,怒斩使臣,拒绝交易,汉武帝震怒,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战争,最终击败大宛国,将汗血宝马引入中原,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西汉的军事格局,也让鎏金铜马成为汉代外交与征战的见证。 老高的谨慎抉择,让这件国宝得以重见天日,面对金光闪耀的“金马”,他没有私藏,而是第一时间上报文物部门,考古队迅速赶到现场,小心发掘,完整保存了铜马及其历史信息,文物部门为表彰老高的贡献,奖励了他50斤全国粮票和一张奖状,重量恰与铜马相当。 这件事在当地传为佳话,老高锄地的那片田野,如今被划为文物保护区,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镌刻着“西汉鎏金铜马出土地”几个鎏金大字,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碑前的合影成了咸阳的一道风景。 如今,这匹鎏金铜马安放在陕西茂陵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展柜前的玻璃上,游客的指印层层叠叠,诉说着人们对它的喜爱,博物馆还引入了现代科技,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让铜马在屏幕上“活”起来,奔腾嘶鸣,仿佛重现汉代的风采。 游客只需扫码,就能切换到铜马在平阳公主墓中的原始摆放场景,历史与科技的交融令人叹为观止,专家在学术报告中指出,这匹铜马的价值远超其材质,它串联起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手工业成就和文化交融,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实证。 老高的一锄头,挖出的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鎏金铜马见证了汉武帝的雄心、平阳公主的传奇,以及西汉王朝的辉煌,它从咸阳的泥土中苏醒,诉说着2000年前的荣光,也提醒着今人珍视文化遗产。 每当人们驻足展柜前,凝视这匹金光闪耀的铜马,仿佛能听见汉代车马的喧嚣,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脉动,老高的故事,也在关中平原上口口相传,激励着更多人守护历史,传承记忆,鎏金铜马,不仅是博物馆的瑰宝,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东西问丨田晖:揭秘两千多年前的“汗血宝马”》
1981年,陕西咸阳农民老高锄地时,无意中挖出一匹52斤重的大金马,他见四下无人
如梦菲记
2025-04-25 18:44:1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