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一少年将自己在河里捡到的“皇后之玺”捐献给国家,得到20元奖励,没想到42年后,博物馆再次联系上他:你捐的是国宝,价值不可估量!赶紧过来领奖! 1968年那会儿,陕西这块宝地上,虽然社会乱糟糟的,但大家对古董宝贝的热情那可是杠杠的。老话说得好,稀少的就是值钱的嘛!连块石头、破瓦片都可能藏着大故事。就在这年,陕西一小河旁边,有个叫孔忠良的少年,放学路上一脚泥一脚水地往河边晃悠,结果,他踩到了宝! 孔忠良这小子,就是个普通中学生,每天放学就爱往村后那条小河跑,说是放松放松。结果有一天,他河边溜达时,发现了一块白不溜秋的石头,上面还刻着些像字又像画的东西。他带回家给老爸一看,老爸眼睛立马亮了,虽然不是啥考古学家,但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古墓旁边挖出来的东西,指定不简单。于是,老爸一拍大腿,决定带着儿子去省城找专家瞅瞅。 这一去,不得了了,原来那块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个“皇后之玺”,国宝级别的!孔忠良父子俩二话不说,直接捐给了国家,还得了20块钱奖励,乐呵了好一阵子。结果呢,42年后,博物馆的同志突然找上门来,一脸严肃地说:“你当年捐的那东西,可是个大宝贝,价值连城啊!赶紧的,来领奖!”这,比看电影还刺激!到了省城,捣鼓了几天几夜,专家们终于认定那块不起眼的小石头是汉代的“皇后之玺”,宝贵得跟啥似的。孔忠良这家伙,二话不说,也没想着趁机捞点啥好处,就说了句:“这不就是我该干的活儿嘛!”结果,人家给了他20块钱意思意思,他就乐呵呵地回老家了。 时间过得比翻书还快,一眨眼就蹦跶到了2010年。秋天那会儿,孔忠良正家里头喝着小茶呢,电话响了,差点没把他吓一跳。“孔大爷,您当年捐的那石头,咱们发现是个大宝贝,国宝级别的!”电话那头的人兴奋得跟中了彩票似的,“您得空来趟博物馆,咱们给您整个隆重的颁奖仪式!” 孔忠良一听,愣了愣神,接着就奔博物馆去了。一进门,当年那块他攥手里的小玩意儿,现在可是展厅里的明星,灯光打得跟聚光灯下的明星一样耀眼。旁边还立着块牌子,把它的身世啊、价值啊讲了个明明白白——汉代皇后的玉玺,满满当当的都是咱们老祖宗的文化味儿。孔忠良往台上一站,接过荣誉证书和奖杯,眼眶子都湿了。他心里头清楚,这荣誉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是给那些个保护老祖宗东西的人们的。四十二年一眨眼,孔忠良从小鲜肉变大叔,就凭那么一出手,整出个传奇来!那时候他可能还想呢,这不就是举手之劳嘛,哪知道这事儿有多牛!可正因为这样,他那颗不含杂质的真心才更显得金贵。他就说了:“大伙儿啊,都学我,对咱国家的老古董们,得尊敬着点儿!”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热乎,这才是这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呢!
1968年,陕西一少年将自己在河里捡到的“皇后之玺”捐献给国家,得到20元奖励,
明哲与明史
2025-04-26 10:15: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