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场恐袭事件,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对历史仇敌再度陷入剑拔弩张的状态,边境地区的印度军队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动员与集结,而巴基斯坦将领亦展现出了开战决心。身为印巴的邻国,中方这次应该作何打算?
实事求是地讲,印巴这次都不是玩虚的。社交媒体上的画面显示,印度正在通过火车调配部队,一辆辆军列开往克什米尔前线;同时还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资源条约》,拒绝升起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河流系统的闸门。考虑到巴基斯坦的农业占GDP高达25%、灌溉季节即将到来,印度此举无异于将巴基斯坦逼入绝境。 因为只要印度拒绝供水一到两个月,错过了灌溉季节的巴基斯坦就不要想着今年能有什么好收成了,而该国又有40%的人口从事农业,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印度明知这一点却仍然用出釜底抽薪的这一招,摆明了就是想升级局势。出身于巴基斯坦显赫的布托政治家族的前外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为此对印度讲了极为强硬的一句话:要么我们的水从这条河里流出来,要么他们的血从这条河里流出来,印度河永远是我们的。
这一“血流成河”的警告绝不是空话,巴基斯坦国防部最新发布的照片显示,他们已经开始调配导弹发射车并发射导弹了。而印巴均为有核国家,冲突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据环球网4月26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在谴责这起恐袭事件的同时,试图为局势降温。 就算“五常”一起表态,由于形势所迫,中国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来“五常”的警告未必能让印巴冷静下来,这是事关两国切身利益的事,历史上它们已经为克什米尔打了三次仗,哪一次外界都没劝住。二来这毕竟是一场爆发在中国周边的纷争,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白宫不趁机落井下石都算不错了,指望它维护和平更像是天方夜谭。
而若以印巴全面开战为前提,中国所受的影响集中在以下几点。经济上,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中巴经济走廊必然遭到严重冲击,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军事上,如果两个有核国家在中国边境几百公里处杀得血流成河,冲突有非常高的外溢风险。政治上,这是一场爆发在中国周边的冲突,身为一个大国中方很难袖手旁观,就像缅甸内战那样,这是一个较为沉重的政治包袱。 因此中方必须提前安排预案,以图减少损失、降低自身所受冲击,这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参考。毕竟上一次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如今国际环境、双方实力对比以及中方的诉求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前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访巴期间的表态来看,中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态度是“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切实得到尊重,不愿看到有违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呼吁尽快开展对话。
中方这一态度能否得到落实,一方面取决于印巴两国是不是想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再掀起一场海陆空大战;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他国家愿不愿意花大力气劝和促谈。现在局势还处在可控范围内,双方虽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但规模很小且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和平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总而言之,中国东边有朝鲜半岛这个火药桶,西边则有印巴冲突的不稳定因素,无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事到如今也只能未雨绸缪、做好最坏打算了。
sam
五常,我们一起瓜分印度吧,把印度人都给美国,我们只要点原来就属于华夏的土地
ZHONGGUOREN
打不久,两个没钱又想打的,谁愿意卖武器?打战是打钱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