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也不是说让大家把所有自媒体和第三方机构的测试都当垃圾来看,这些生态位上独立于

科技时尚 2025-04-28 15:13:34

我倒也不是说让大家把所有自媒体和第三方机构的测试都当垃圾来看,这些生态位上独立于厂商和消费者群体之外的部分确实是我们了解产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大家应该知道兼听则明的道理,或者说应该学习从海量商单垃圾信息里挖掘真相的能力。

在你看一期外表看着毫无问题的汽车或者手机“评测”时,你应该知道:

1.什么数据都是可以造假的。样张可以造假,续航可以造假,性能表现可以造假。

2.造假的方式不是简单给你P个数字。

他们完全可以在后台多搞点运行程序,然后给你演示这部手机“打开相机都要卡几秒”。他们也完全可以反复拍照,只为找到那100张里最差的一张,和对比机器最好的一张拿出来对比。即便有所谓的“全程录像”证据,这种“全程”都完全可能是移花接木之后的拼接视频,亦或者是无数次试验之后保留的一条而已。

3.自媒体或者第三方机构有自己盈利的需求。

可能你看的视频就是商单,例如常见的首发评测。也可能这只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纯创作型内容。但伪装成无赞助的横向对比视频在市面上多得数不胜数,说是无商单,其实就是“主人的任务”罢了。

4.至于怎么区分你看到的内容的属性,这就是一门老圈内人的艺术了。

你可以看一下同时期是否有类似甚至相同题材,但只字不提这是商单的内容出现。如果有大批次的内容,那纯纯就是商单了,例如之前机圈某段时间频繁出现R对比小米的视频。

你也可以分析一下这个自媒体/频道平时的盈利模式构成,花大手笔做这一期成本高得爆炸的横向测试,是不是符合这个主体该有的纯做内容的投入预算的。

5.可以多观察不同厂商的明牌商单内容,以此感受各厂行事风格。

比如有的厂商行事风格偏向低调,会刻意要求如果是商单,内容不要出现友商机型。有的厂商……算了不说了。

0 阅读:0
科技时尚

科技时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