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名被俘的红军师长,双拳紧握,怒目而视,留下一张罕见照片,后被残忍杀

晴天小心情明 2025-04-28 18:02:44

1932年,一名被俘的红军师长,双拳紧握,怒目而视,留下一张罕见照片,后被残忍杀害。 他是红三军团最年轻的师长,被战友称为“翻金斗”的虎将,却在32岁因叛徒出卖惨遭酷刑。敌人割耳挖眼、剖腹刺目,他却用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 若活到解放后,他或许能成为开国上将,但历史没有如果——这位被遗忘的红军名将,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1900年,侯中英出生在湖北阳新县一个赤贫农家。10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他只能蜷缩在漏风的茅草屋里,靠啃野菜充饥。 幸而伯父收留了他,但连年灾荒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村里私塾的窗台下总趴着个瘦小身影——那是偷偷听课的侯中英。 他蘸着泥水在地上练字,直到私塾先生侯静诚破例免去学费:“这孩子眼里有火,将来必成大器。” 14岁那年,为给伯父减负,他钻进四维煤矿的幽深巷道。 矿工们至今记得这个少年:别人背100斤煤,他咬着牙扛150斤;掌子面塌方时,他拽着受伤工友在渗水的坑道里爬了半里路。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矿山,他攥着传单的手微微发抖——那些“救国”“革命”的字眼,像火星溅入干草堆。 1926年,侯中英加入北伐军。当他亲眼看见连长用鞭子抽打逃兵,军官克扣士兵口粮时,理想开始崩塌。 某夜站岗,他听见营房里传出女人的哭喊——原来是团长强抢民女。 次日清晨,这个炮兵班长带着三名士兵翻出军营,临走前把军装狠狠摔在地上:“这不是革命,是吃人!” 回到家乡,他拉起30人的农民自卫队。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他收到密信:“速至九江集结。” 起义军南下时,他带着小队死守抚州城门,用土炮轰退追兵。战友回忆:“他抡大刀冲在最前,刀刃砍卷了就用枪托砸,浑身是血像从地狱爬出来的修罗。” 1929年大冶暴动,侯中英的战术让白军闻风丧胆。他带12名队员夜袭民团驻地,先往马厩扔火把制造混乱,再扮成救火队混入营房。 当民团团长提着裤子冲出卧室时,冰冷的枪口已顶住太阳穴。 此战缴获87条枪,而他得到新绰号——战斗中他连续翻滚躲过子弹,宛如戏台上的“金斗”,从此“翻金斗侯师长”名震鄂东南。 1931年反围剿,他率红一师穿插百里,在黄陂设伏全歼国民党52师。 打扫战场时发现,敌师长李明口袋里还揣着没写完的捷报。此役后,彭德怀拍着他肩膀说:“给你一个师,能打出三个师的威风!” 1932年2月,中央强令攻打赣州。侯中英望着三面环水的城墙眉头紧锁:“这是往火坑里跳!”但军令如山,他亲自带队爆破西门。 当炸药炸开缺口时,守军机枪突然转向——叛徒提前泄露了计划。弹雨中,他拽着受伤的司号员后撤,却被包抄的敌军堵在城郊竹林。 被俘后,陈诚亲自劝降:“你写份悔过书,立马当少将。” 他冷笑撕碎纸张:“我字典里没有‘悔过’!”狱卒用烧红的烙铁烫他胸口,他反而高唱《国际歌》。 押赴刑场前,他咬破手指,在囚衣上写下血书。当刺刀捅进腹部时,他最后的呐喊震得刽子手后退两步:“革命——成功——万岁!” 侯中英牺牲后,国民党将他的头颅悬挂赣州城门“示众”。深夜,老部下冒死盗回头颅,埋在瑞金山坡。如今那里开满杜鹃花,当地人叫它“将军岭”。 历史总是充满遗憾:若他活到1955年,以资历至少授上将;若听从毛泽东放弃赣州,或许能改写命运。 但正是这些“遗憾”,铸就了信仰最纯粹的形态——没有权衡利弊,唯有向死而生。 参考资料:惨死在敌人屠刀下的红军名将侯中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01月07日09:32

0 阅读:45
晴天小心情明

晴天小心情明

晴天小心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