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5岁的交通员李成二,于送情报途中遭遇两只饿狼,慌忙躲至树上。岂

1939 年,15 岁的交通员李成二,于送情报途中遭遇两只饿狼,慌忙躲至树上。岂料,一队日本兵迎面而来,李成二暗忖:“糟了,今日必死无疑……”   李成二出生于河北省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就在父亲的狩猎活动中锻炼了生存技能和对地形的熟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成二幼小的心灵深受日军暴行的刺激,对抗日有了强烈的意愿。虽然初次尝试参军因年纪过小被拒,但他的坚持最终使他以交通员的身份加入了八路军,负责传递重要情报。   在1939年的一次秋日清晨,李成二如同往常一样,肩负着交通员的重任,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独自穿行在河北省的山区。秋天的山林中,枯黄的叶子铺满了地面,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增添了一份寂静而紧张的气氛。这天的任务是把情报从他的村庄传递到十里外的一个抗日武装力量的根据地。   李成二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山路崎岖且滑,光着脚的他走得格外小心。他穿越稀疏的林带,脚下的泥土因为前几日的雨水而显得泥泞湿滑。在经过一个狭窄的山谷时,突然,一阵冷风吹过,伴随着远处的狼嚎声,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   紧接着,几头饿狼从林间跃出,它们的眼中闪烁着饥饿的光芒,紧紧地盯着李成二。这突如其来的遭遇让李成二措手不及,他的心脏猛地跳了起来。在冷静下来的一瞬间,李成二迅速回忆起父亲曾教给他的生存技巧,他找到一棵大树,利用灵活的身手迅速爬了上去,躲避这群凶猛的狼群。   安全地坐在树枝上,李成二望着树下围绕着的狼群,只见它们围着树转了几圈,似乎在商量着怎样才能攻上树来。狼群的领头是一只体型较大的灰狼,它不时地抬头望向李成二,锋利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尽管处于绝对的安全高度,李成二仍旧不敢大意,他知道这些狼随时可能会找到攀爬的方法。   时间一点点流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狼群仍未离开,李成二的心中焦急,他担心时间的流逝会让情报失去时效性。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人声和脚步声,李成二向声音来源的方向望去,看到一队日本兵正沿着山谷底部的道路缓缓行进。   这一队日本兵显然没有注意到山坡上的情况,他们谈笑着,手中的步枪随意地悬挂在肩上。李成二观察着这些日本兵的行动路线,心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他知道,这条路线会经过组织上前些天刚刚设下的雷区。   果然,随着一声巨响,整个山谷都为之一震,巨大的爆炸声在密林中回荡,地面也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日军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也吓散了围绕在树下的狼群。李成二见状,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从树上跳下,他知道这是逃脱的最佳时机。   他迅速从原地移动,尽量避开还未爆炸的地雷,脚下的每一步都异常谨慎。在这种极端的紧张和恐惧中,李成二几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山路崎岖不平,秋日的落叶让地面更加滑腻,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努力保持平稳,以避免引起更多的地雷爆炸。   随着夜幕的降临,视线变得愈发模糊,李成二依靠着对这片山林的熟悉,躲过了一个又一个潜在的危险。最终,在几乎耗尽所有体力之际,他终于看到了目的地的灯光。那是抗日武装力量的一个秘密根据地,灯光虽微弱,但对于李成二来说,那是希望的象征。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最后的几步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当他将手中的情报交到同志的手中时,一种从未有过的释然感涌上心头。这份情报的及时传达,使得根据地的战士们得以及时撤离,成功规避了日军的搜索和围剿。   在完成任务后的那一夜,李成二虽然筋疲力尽,但内心的满足和自豪让他很快进入了深深的睡眠。这一夜,对他来说,是漫长而难忘的。他在梦中依旧行走在那片熟悉的山林中,只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一个孤单的战士,而是一个完成了使命的英雄。   在日后的岁月里,李成二的事迹成为了村里的传奇。尽管他的生活可能平凡简单,但他在那个国家危难之时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却是那个时代所有普通人心中的写照。李成二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历史不仅仅是由那些站在台前的英雄们书写的,每一个平凡人的坚持和牺牲,都是抗战胜利这一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 阅读:1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