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湖北武汉一女子网购一双鞋子,花1090元,收到货,她闻到很大的异味,怀疑是假货,找店家仅退款,店家拒绝,让女子申请退货退款,女子急了:鞋子是假货,退回去,你再拿去卖?店家回怼:要点脸吧,搞这种仅退款丢人吗。女子一怒之下找平台,要求仅退款,并退1赔3,结局让她有些诧异。网友不解:就算是假货,为啥不退货? “这鞋味道刺鼻,绝对是假货!”武汉的刘女士拆开快递盒的瞬间,一股浓烈的胶水味扑面而来。她花1090元在淘宝“露娜折扣店”购买的某品牌,不仅材质粗糙,连防伪标识都模糊不清。 刘女士当场反驳:“如果是假货,退回去你们再卖给别人吗?”双方争执不下时,客服突然发来一段语音,语气尖锐地指责:“你多大的人了,在网上搞这种仅退款丢人吗?” 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乎意料——就在次日,拼多多、淘宝、抖音等多家电商平台同步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功能,消费者需与商家协商处理售后问题。 平台新规下,消费者若主张商品质量问题,需先退货才能退款。但刘女士质疑:“如果是假货,退货等于纵容商家继续售假。” 商家态度引众怒:谁在纵容“假货硬气”? 消费者困境:取消“仅退款”后,普通买家面临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问题。尤其针对假货、食品变质等特殊情况,退货并非最佳解决方案。 商家压力:部分中小商家坦言,“仅退款”被滥用导致亏损,但粗暴取消政策可能让诚信商家失去客户信任。 一双鞋,一场退款纠纷,折射出电商生态中消费者、商家与平台的三方博弈。当“仅退款”成为历史,我们更需思考: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对此你们怎么看? 信源:九派新闻-2025-4-28
陕西西安,男子花2585元入住某五星级酒店,谁知睡觉期间,忽然听到有人刷卡,全屋
【71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