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地狱,就是无法再爱的痛苦
知韫悦读书智慧
2025-05-28 15:03:24
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他的作品复杂、深邃,善以群像反映时代、社会前进过程中人性的善恶、爱恨、虚无、邪恶、欲望、贪婪、卑劣……
.
都说托翁的作品不太好读,这部《群魔》却是最吸引我读下去的一部作品,主人公的爱情线悬念十足,层层迷雾中尽显群魔乱象。
.
他们有的市侩,持黄金中庸主义;有的软弱无能,为了生计为了官职屈居于女性权威之下;有的出生贵族,却找不到生命的意义,荒淫、虚无、自我排斥;有的打着自由的幌子,狂热、伪善,用他人的鲜血成就自己……
.
而主人公尼古拉·斯塔夫罗金则被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爱层层缠绕,成为最大的虚无主义恶魔——“空心人”:
母亲彼得洛夫娜长期寡居,为了独子惹的祸事处处经营,卑微的宠爱却换来儿子的冷漠无情,这种裹挟着控制欲的畸形之爱,像一具黄金打造的镣铐,越是精心雕琢越让斯塔夫罗金窒息。
跛脚女人列比亚德金娜在同情、打赌、玩笑的堆叠下成为了斯塔夫罗金的妻子,黑夜中的钻石,高空中的雄鹰,她对斯塔夫罗金的爱是一种精神上的幻想之爱、崇拜之爱。
贵族少女莉莎与斯塔夫罗金门当户对,明知他不爱她,却用最真挚、最无限、最疯狂的单纯之爱扑向他,就像飞蛾扑火,最终遍体鳞伤。
家仆之女达莎,自幼被彼得洛夫娜视为养女以贵族身份养大,与斯塔夫罗金心灵相契,却无法冲破世俗的禁锢和他远走高飞。
.
这四位女性的爱如同四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斯塔夫罗金空洞虚无的内心,更是整个社会在信仰坍塌后的面面观:那些以自由为名的暴力、以理想为旗的疯狂、以爱情为幌子的占有,都在陀翁的笔下化作群魔狂欢不已,而你我或许都是镜中人。
.
这部托翁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备受加缪推崇,他耗费数年心力将《群魔》搬上了法国戏剧舞台,并写道:"这是一部预言书,不仅仅因为它宣告了我们的虚无主义,还因为它表达了万分痛苦或者死亡的灵魂。这些灵魂不能够爱,又为不能够爱而痛苦,虽有愿望却又无法产生信仰,这也正式充斥于当今社会和思想界的灵魂。"
.
愿你我都能勇敢爱,狠狠爱,永不虚无。
.
我是半夏,期待与你一起共读好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