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比获特等功还难?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2025年最新修改的关于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内容显示,四种情况下,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包括对方持刀攻击、限制自由、入室、目击暴力等行为。
但问题在于,现实中的司法认定让老百姓感到无奈。
如持砖头进行防卫,法官会认为砖头不构成凶器;如果坏人把自己关在屋里,法官会说你还可以走动,并不构成拘禁;如果自己被坏人突然闯入家里,法官会认为不是突然闯入,并不构成非法闯入。
而当自己出手制止坏人伤害他人时,法官会说防卫过当或防卫不适时。
“咬文嚼字”的过程,使得正当防卫的认定难上加难。网友纷纷表示,在中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志愿军获得特等功还要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希望的,是法律成为保护自己的盾牌;而当这块盾牌总被法条缝隙所阻挡时,普通人难免寒心。
正当防卫不是一道数学方程,而是人性本能的合理回应。司法的进步需要时间,但正义不能永远被条文所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