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最后看到李善德带着女儿袖儿在岭南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时,我怎么突然对李善德生出厌恶之感了呢。 原本是个像窝囊废似的人物,为了活命,拼了命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本该是个感人励志的故事,可看着看着,却感觉李善德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 为了完成荔枝转运的任务,有多少人为他做出了牺牲啊。 阿僮为了引开追踪的队伍,活活把自己跑死了。 阿僮那姑娘,多鲜活的生命啊,就这么跑到死!还有那些砍坏的荔枝树,种树的老农心都在滴血吧?林邑奴为了主子一句话把命搭上,运送路上累死摔死的底层军士民夫,恐怕连名字都没人记得。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命、实打实的痛苦,堆起来才铺平了李善德活命的路。结果呢?他自己带着袖儿躲到岭南,荔枝树旁喝着甜汤晒太阳去了。看着真叫人不舒服,合着别人的命是草芥,就他和他家人的命金贵?“拼了命去完成”……他拼的真的只是自己的命吗? “岭南悠闲生活”这个结局的讽刺感拉满了。表面上看,他好像终于摆脱了漩涡,得到平静。但这平静,是用阿僮们的血泪、用他离开那个权力的斗兽场换来的。杨国忠动动嘴皮子就把他弄到岭南,说明他从来都是棋盘上的棋子,只不过这枚棋子最后滑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他享受的这份安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声控诉:那个世界如此操蛋,把人逼到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成为别人的踏脚石,要么就像他这样,带着一身别人替他支付的“费用”,躲得远远的。他能心安理得地“惬意”,恰恰是因为他选择(或者说被迫选择)把痛苦的代价留在了身后。那个替他去死的阿僮,连名字都那么像“荔枝”(荔枝和荔枝),她化成了滋养那片“悠闲”土壤的最悲怆的肥料。 作者安排这个结局很厉害,它撕开了温情励志包装下冰冷的现实:在大机器的碾压下,“好人”想独善其身几乎是奢望,要么被彻底毁掉,要么带着一身别人承担的代价,在角落里咀嚼那份并不纯粹的余生。李善德的“成功”活命路,每一步脚窝里都有旁人的血。厌恶他?也许我们厌恶的,是那个让人性必须做出这种残酷抉择的世界,是对个体在其中渺小与无力(甚至被迫带点“脏”)的恐惧和不适。他活着,却活成了那场浩大悲剧的一部分,一个不那么干净的幸存者。
《长安的荔枝》,最后看到李善德带着女儿袖儿在岭南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时,我怎么突然
星河漫游阁
2025-06-30 13:04:5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