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低人权优势相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在我们这里必然亡国的情况如果出现在西方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国力获得提升,或许这才是近代西方文明崛起的主要原因! 农民世代耕种的土地被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强行圈占,变成利润更高的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流离失所。然而,等待他们的竟然不是来自政府救济,而是严酷的惩罚。英国法律明文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流浪者,第一次被抓鞭打并遣返;第二次被抓,割掉半只耳朵;第三次被抓,直接处以死刑。更甚者,流浪超过一个月未找到工作,就可能被卖为奴隶;奴隶逃亡三次,同样难逃一死。甚至流浪者的子女,他人也可随意抓去做学徒苦役。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大批流浪农民因此丧命。这些血腥法令的目的只有一个:用暴力将失去土地的农民驱赶进城市,让他们成为资本家工厂里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是真实发生在英国的羊吃人运动,而这个运动在英国竟然可以持续三百年,比咱们一个封建王朝的寿命都长,可是人家英国王室却一直平安无事,你就说服气不服气吧? 而这种用国家暴力强行推动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在当时产生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显著”。圈地运动持续数百年,尤其在18世纪获得国会大量法令支持而彻底合法化后,英国自耕农阶层几乎消失殆尽。大量廉价、无路可退的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为后续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最重要的人力来源,英国国力也由此腾飞。 反观同时期的中国,只要是王朝末年,世家门阀土地兼并也会达到顶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丧失活路。然而,与英国农民在严刑峻法下的“忍耐”不同,中国农民的反抗精神根深蒂固。那些被吹的神乎其神的西方思想家没有一个能创造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当如是”、“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思想。当压迫到达极限,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便成为必然,王朝轰然倒塌,什么世家门阀也一块儿给你按照族谱图图了,主打一个一切推倒重来。可以说,中国社会底层对极端压迫的承受阈值远低于当时的英国,使得类似英国那种依靠系统性压榨底层来积累原始资本、推动工业化的模式,在中国难以走通。 即使假设中国农民能跟英国农民一样“忍辱负重”,配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工业化阶段,估计接下来也无法能忍受的了英国工人那种生存状态,一样会揭竿而起。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环境恶劣到令人发指。以利物浦地区为例,工人、短工及其家庭的平均寿命低至约15岁!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极高的儿童夭折率——超过57%的工人子女活不过5岁。对比之下,被称作“黑暗中世纪”的欧洲,平均寿命尚有三十岁左右。试想,这种让大量儿童夭折的生存条件,在中国社会可能被接受吗?没了香火继承的中国人会是个什么状态?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吧! 那么,这种依靠压榨底层、降低“人权成本”来换取国力的模式,其优势能持续多久?西方国家的历史表明,只要底层足够能忍,政府背负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负担足够轻,这种模式就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让国家登上巅峰。 然而,这种模式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毒副作用和不可持续性。因为它严重依赖底层民众的忍耐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所以如果底层人民开始觉醒,或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其根基就开始动摇。 就比如说现在的美国,其立国的核心凝聚力——“美国梦”(即来了就是美国人,相信通过勤劳就能获得成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项调查(如盖洛普)显示,如今还相信“美国梦”的美国人比例已跌破40%。这种信仰的崩塌,意味着国家认同的基石也正在碎裂。 与此同时,美国的人口结构也正在经历剧变。其主体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持续下降。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美国社会日益多元化。这种变化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当“美国梦”这一核心认同弱化,移民融入传统美国价值的动力减弱,而更多是寻求经济利益或避难时,国家的内在凝聚力就开始面临挑战。有观点指出,美国的“拉美化”进程并非刚开始,而是已接近完成。 而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的历史则是提供了另一种参照。这些国家资源丰富,但工业化道路曲折,社会问题丛生,贫富差距巨大。它们经历过动荡,甚至军事独裁,但它们崩溃了吗?轰然倒塌了吗?显然没有。它们一直以一种相对低效甚至混乱的状态延续着。这或说明,即使国家认同弱化、社会撕裂加剧,一个拥有庞大经济体量和资源禀赋的国家,也可能以一种并非“轰然倒塌”,而是缓慢下沉、内部持续消耗、竞争力逐渐流失的方式长期存在。而对美国而言,这才是更值得警惕的未来——不再是高歌猛进的超级大国,而是可能陷入一种“低人权优势”耗尽后,内部张力难以调和、发展动力持续衰减的“拉美式”困境。 所以说当“美国梦”褪色,人口结构剧变,美国面临的不是简单的对手挑战,而是被自身“优势”模式反噬的深渊。历史没有相同的剧本,但“羊吃人”未亡的英国,其路径已无法给深陷认同危机的美国提供解药了。
西方国家的低人权优势相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在我们这里必然亡国的情况如果出现
小丽丽观娱乐
2025-06-30 16:12:32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