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学生的成绩具有欺骗性。这是一个很具冲击力的判断。 或许,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纠结于多考一两分,有这样的一个判断,更能理性地思考孩子的成长。 我做过很多次实验,给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讲一个五百字到八百字的故事,第二天让学生复核,大多数学生能够讲出大体梗概。 包括很多数学题应用题,教师讲过一遍之后,学生就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学生会了,做对和会了有很大的不同。让学生讲一讲算理,就能够明白他是否真的会。很多学生,会做是凭着记忆力的。老师在讲过题后,一定注意变式,千万不要就原题再测试,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 因为小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少,如果训练过多,培养的可能不是能力,不是真正的理解,而是机械学习,思维就会僵化,学习的品质不仅没有提高,还会下降,这对于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做老师一定要智慧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哪怕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一定充满着趣味,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聪慧。如果整天研究命题,找规律,找保险的得分方式,势必走向僵化,不仅学生不喜欢,教师自己也觉得无味。
教育要回归本质了,未来不是比谁家有钱,而是比谁家的孩子有真本事。我讲过不止一次教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