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报考专业报考指南|一些分享:绝大多数高考生在填志愿前都会焦虑“我该选

叶叶叶 2025-06-30 17:04:06

消费电子行业报考专业报考指南|一些分享:

绝大多数高考生在填志愿前都会焦虑“我该选什么专业”,但如果你真的毫无方向,我建议先别急着刷参考书、听家里人建议,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你有没有喜欢做一件事能忘记时间?

- 你是偏“动手”还是“动脑”?

- 你能接受慢慢积累、不立马见成果吗?

很多人会被“当下热门”或者“高薪”吸引,

但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你的节奏?

与其追热度,不如找一个你能读四年不逃跑的方向:

只有你走得稳,才走得远。而那些听上去特别“有前途”的专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吃得下的。

你会发现,现在热门的 AI、大数据其实都不是“捷径”,反而更像是“深水区”……你要有一定的底子,才能把专业学成自己的东西,需要时间,需要头脑。

我自己是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大学期间浅浅做着数码账号,做账号至少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专业不一定决定你未来做什么,但它决定你能不能在未来的节奏里站住脚。”

解读一下:你以后可以不做跟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比如学表演的可以去做内容运营、做市场、做产品……学工程的去做产品策划;

但你在大学里所学的思维方式、基础能力、学习节奏,会直接影响你未来进入职场或社会时,是否能快速上手、站稳脚跟、找到自己的节奏。

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表达力、镜头感、共情能力上的底子,转做自媒体、内容行业时会天然更灵活;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哪怕不做程序员,也能快速适应数码、科技类的岗位需求,理解产品逻辑;

而如果大学四年什么都没投入、没积累,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后都会茫然。

专业是你构建“底盘”的过程,底盘够稳,未来无论转向哪个赛道,你都不会一下子被甩出去。

所以,我觉得大学四年其实更像一个试错期,重要的不是“专业对不对口”,而是你能不能跟上大的节奏。

聊聊我这几年在干什么:

1⃣️大一/大二上:基本都在谈女朋友+丰富校内经历

似乎是从那个阶段,我的情绪体验、表达能力、沟通方式在慢慢的成型,我现在感觉当时谈学姐是个很正确的事情,我确实成长了,感谢她。[泪]

2⃣️大三:丰富校内&校外的经验和履历:

*该实习就去实习,实习非常重要。

期间,我做内容也能够浅补贴下吃喝,也摸清了自己大致的方向,丰富经历非常重要,要多“长脑子”。

3⃣️大四:我9月才开学,具体啥情况回头再来复盘。

说到底,大学不该是提前规划好的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不断试水、不断校准方向的过程。你会变,你的兴趣也会变,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主动去尝试的勇气。不是每一步都得算准,只要别站着不动,时间自然会带你走到更合适的位置上。

真的建议大家找找靠谱身边的学长学姐聊一聊,多问多思考,就像说的:“找个熟悉的人问问,说不定就成了。”

高考只是一次筛选,但选专业是你人生第一次做“长期投资”的选择。

不是选最光鲜的,而是选一个你愿意用三五年去磨、愿意穿越焦虑也不放弃的方向。

愿你不焦虑、不内耗,找到那个值得你全力以赴的路。

0 阅读:55
叶叶叶

叶叶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