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人民公社的一名女广播员,正在念播音稿。她形象好,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在那个年代,公社广播员很吃香,妥妥的铁饭碗。 七十年代那会儿,咱们中国的农村还在搞计划经济,消息不灵通,东西也少。广播啊,就成了村子里和外面世界连线的大桥。在人民公社,当广播员那可是既体面又重要,负责告诉大伙儿国家政策,还有各种新鲜事儿。 每天早上六点,太阳刚探出村头老槐树的树梢,大喇叭里就传来响亮的声音:“早间广播开始啦”这声音来自公社里最火的女广播员,她梳着两根整齐的辫子,穿着干净的蓝布衣服,站在那个简单的播音桌子前,一字一句地念着稿子。她说话中气十足,还特有感情,就算是讲普通的农业消息,也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过目不忘。一天三次广播,她每次都早早地到岗,写稿子、检查、播报,什么都自己动手。那时候可没有录音,都是现场直播,一出错就得重来。她总是念叨:“广播一开播,全村人的耳朵都竖着呢,可不能马虎。” 别看广播站不大,可啥功能都有。一个广播员,既要当记者采访村里的劳动模范,记录庄稼长得咋样,又要当编辑写稿子,还得当播音员念出来。晚上她还得熬夜整理稿子。村里人都尊敬她,羡慕她,都说她这工作是“铁饭碗里的尖货”。后来,因为电视和电话越来越普遍,听广播的人就慢慢少了。那位女广播员也悄悄地退了休,不过她的声音,在那个年代,可是陪伴了好多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清晨和黄昏呢。
70年代,人民公社的一名女广播员,正在念播音稿。她形象好,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在
访枫说人间百态
2025-07-01 00:14:22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