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老话在中东核问题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最近,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表态,伊朗愿意不搞核武器,也可以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支持建立中东无核区。但有一个条件——以色列必须一同参与,做出同样的承诺。 佩泽希齐扬这次把话挑明,实际上正戳中全球核双标的痛处。既然国际社会说去核是为了地区和平,那以色列是不是也该表个态呢?要让伊朗赤手空拳,就请以色列先把核威慑卸掉,否则,凭什么只许一方牺牲底线,而另一方继续握着核免死金牌? 要知道,以色列是中东唯一公开秘密拥核的国家,核武装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它从不正式承认,但连国际原子能机构都默认它有“蘑菇云”的能力,几十年来,正是这颗核大棒,撑起了以色列的安全底线,也成了它对周边施压的最大王牌。 而伊朗呢?一旦伊朗公开展示哪怕微弱的核潜力,就立即招致制裁、封锁乃至军事威胁。最近,美军还出动战略轰炸机,空袭伊朗核设施,特朗普还威胁:伊朗必须彻底放弃核武,否则随时可能再开打,这不免让人质疑:真的是怕扩散,还是在双重标准下为遏制伊朗制造借口?更讽刺的是,正是那个已经拥有核武的以色列,反倒成了最激烈的“反核”斗士。这就是丛林法则:谁先有大棒,谁就有资格定规矩。 那么问题来了:以色列会去核吗?现实里几乎不可能。以色列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接受任何外部监管,哪怕是美国,也很难撬动它放弃核武。伊朗当然清楚这一点,但正因为如此,这番表态才更像是“舆论反制”,把道德压力和国际审视,精准地踢回到以色列和美国那一边。
特朗普这一通火,骂醒的不止是内塔尼亚胡,还有中东整个牌桌这回,特朗普是真急了
【2评论】【6点赞】